-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 灾害与防护措施 防止煤气管、煤气灯漏气,使用煤气后一定要把阀门关好; 存放有易燃物(有机溶剂,汽油等) 严禁明火,另外,残余有机溶剂切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集聚引起火灾; 金属钠、钾、铝粉、电石、黄磷以及金属氢化物要注意使用和存放,尤其不宜与水直接接触; 电烘箱、电冰箱、空调器、电视机、电脑等电器一定要定期检查维修、清理卫生,要在准许范围内进行工作。 操作电、气焊时,必须是有上岗许可证的人员进行操作,同时要有其他人员在场,确保出现问题时,相互救助。 3、灭火原理 不同类型火灾适用之灭火剂 二、爆炸 化学药品的爆炸分为支链爆炸和热爆炸 氢、乙烯、乙炔、苯、乙醇、乙醚、丙酮、乙酸乙酯、一氧化碳、水煤气和氨气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至爆炸极限,一旦有一热源诱发,极易发生支链爆炸(branched chain explosion). 过氧化物、高氯酸盐、叠氮铅、乙炔铜、三硝基甲苯等易爆物质,受震或受热可能发生热爆炸(thermal explosion) 。 2、防爆措施 对于防止支链爆炸,主要是防止可燃性气体或蒸气散失在室内空气中,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当大量使用可燃性气体时,应严禁使用明火和可能产生电火花的电器. 对于预防热爆炸,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必须分开存放,使用时轻拿轻放,远离热源。 3、高压容器的安全防护 实验室工厂常用到高压储气钢瓶和一般受压的玻璃仪器,使用不当,会导致爆炸,需掌握有关常识和操作规程 气体钢瓶的识别(颜色相同的要看气体名称) 氧气瓶?天蓝色; 氢气瓶?深绿色; 氮气瓶?黑色; 纯氩气瓶 ?灰色; 氦气瓶 ?棕色; 压缩空气 ?黑色; 氨气瓶?黄色; 二氧化碳气瓶?黑色。 气瓶应专瓶专用,不能随意改装; 气瓶应存放在阴凉、干燥、远离热源的地方,易燃气体气瓶与明火距离不小于 5 米;氢气瓶最好隔离; 气瓶搬运要轻要稳,放置要牢靠; 各种气压表一般不得混用; 氧气瓶严禁油污,注意手、扳手或衣服上的油污; 气瓶内气体不可用尽,以防倒灌; 开启气门时应站在气压表的一侧,不准将头或身体对准气瓶总阀,以防万一阀门或气压表冲出伤人。 三、化学中毒和应急处置 1984年,印度博帕尔市一家美国公司的农药厂因毒气大量泄漏,造成6000多人死亡,13.5万人受伤害,20万人被迫迁移. 1986年,原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经济总损失约达300亿美元,近十年过去了,但受其伤害人群的后遗症至今未消失。1993年8月,我国深圳市发生化学品仓库大爆炸,导致15人死亡,7座仓库被摧毁,直接经济损失达2亿多元。 大多数化学药品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毒化学药品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而发生中毒现象。 HF 侵入人体,将会损伤牙齿、骨骼、造血和神经系统; 烃、醇、醚等有机物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麻醉作用; 三氧化二砷、氰化物、氯化高汞、有机磷农药等是剧毒品,吸入少量会致死。 实验前应了解所用药品的毒性、性能和防护措施; 使用有毒气体(如H2S, Cl2, Br2, NO2, HCl, HF)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 苯、四氯化碳、乙醚、硝基苯等蒸汽经常久吸会使人嗅觉减弱,必须高度警惕; 有机溶剂能穿过皮肤进入人体,应避免直接与皮肤接触; 剧毒药品如汞盐、镉盐、铅盐等应妥善保管; 实验操作要规范,离开实验室要洗手。 防灼伤: 除了高温以外,液氮、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溴、磷、钠、钾、苯酚、醋酸等物质都会灼伤皮肤;应注意不要让皮肤与之接触,尤其防止溅入眼中。 汞的安全使用 汞是化学实验室的常用物质,毒性很大,且进入体内不易排出,形成积累性中毒; 高汞盐(如HgCl2)0.1-0.3 g可致人死命; 室温下汞的蒸汽压为0.0012 mmHg柱,比安全浓度标准大100倍。 安全使用汞的操作规定: (1)汞不能直接露于空气中,其上应加水 或其他液体覆盖; 汞的安全使用 (2)任何剩余量的汞均不能倒入下水槽中; (3)储汞容器必须是结实的厚壁器皿,且器皿应放在瓷 盘上; (4)装汞的容器应远离热源; (5)万一汞掉在地上、台面或水槽中,应尽可能用吸管 将汞珠收集起来,再用能形成汞齐的金属片(Zn, Cu, Sn等)在汞溅处多次扫过,最后用硫磺粉覆盖; (6)实验室要通风良好;手上有伤口,切勿接触汞。 3、急性中毒的救助 2、皮肤粘膜沾染毒物 3、食入性中毒 有机磷农药中毒 有机氯农药中毒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 鼠药中毒 當眼睛或皮肤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