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后答案 周宏甫.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后答案 周宏甫.ppt

3. 22 轴套零件如图所示,其内外圆及端面A、B、D均已 加工。现后续加工工艺如下: ①以A面定位,钻¢8孔,求工序尺寸及其偏差。 ②以A面定位,铣缺口C,求工序尺寸及其偏差。 X 解: 工序1 ①画尺寸链 ②判断:封闭环 增环 减环 ③计算: 30=60+X-75 X=45 0.15=0.1+ ESX –(-0.1) ESX=-0.05 -0.15=0+EIX-0 EIX=-0.15 3.27 铣削加工一轴类零件的键槽时,如图所示,要求保证 ,其工艺过程为: 考虑到磨外圆与车外圆的中心不重合,设同轴度误差 为0.04mm。试求铣键槽的工序尺寸H及其偏差。 ①车外圆至 键槽深度为 ;②铣键槽保证尺寸H; ③热处理; ④磨外圆至 解: ①画尺寸链 ②判断:封闭环 增环 减环 ③计算: 4=14+H-14.25-0 H=4.25 0.16=0.012+ ESH –(-0.05-0.02) ESH=0.078 0=0.004+EIH-0-0.02 EIH=0.016 3.30 某零件规定的外圆直径为 ,渗碳深度为0.5~0.8mm。现为使此零件能和其它零件同炉渗碳,限定其工艺渗碳层深度为0.8~1.0 mm。试计算渗碳前车削工序的直径尺寸及其偏差。 解: ①画尺寸链 ②判断:封闭环 增环 减环 ③计算: 0.5=0.9+16-R R=16.4 0.3=0.1+0-EIR EIR=-0.2 0=-0.1-0.025-ESR ESR=-0.125 3.42 轴在箱体上的装配关系如图所示(左右两套筒零件尺寸相同),要求带轮与套筒之间保留有0.5~0.8mm的间隙。试按装配尺寸链最短路线原则绘制出与轴向间隙有关的装配尺寸链简图,且分别用极值法和概率法确定有关零件尺寸的上下偏差。 解: ①画尺寸链 ②判断:封闭环 增环 减环 ③计算: L0=150-8-133.5-8 L0=0.5 ◆极值法 L1=150 8,133.5,8 0.5~0.8 ④组成环平均公差 ⑤按加工难易,设T1=0.12,T2=0.04,T3=0.1,T4=0.04 T1+ T2+ T3+T4=0.12+0.04+0.1+0.04=0.3 = T0 ⑥选L1为协调环,按单向入体,令 ⑦各环中间偏差 △0=0.15,△2=-0.02,△3=-0.05, △4=-0.02 0.15= △1-(-0.02-0.05-0.02) △1=0.06 答:(极值法) ◆概率法 ④组成环平均公差 ⑤按加工难易,设T1=0.24,T2=0.08,T3=0.14,T4=0.08 ◆概率法 ④组成环平均公差 ⑤按加工难易,设T1=0.24,T2=0.08,T3=0.14,T4=0.08 ⑥选L1为协调环,按单向入体,令 ⑦各环中间偏差 △0=0.15,△2=-0.04,△3=-0.07, △4=-0.04 0.15=△1-(-0.04-0.07-0.04) △1=0 答:(概率法) 3.46 镗夹具如图所示,要求定位面到孔中心距离为155±0.01mm,定位板厚20mm。试用修配法确定各组成环尺寸及其偏差,并确定最小修配量。 解: ①画尺寸链 ②判断:封闭环 增环 减环 ③计算: 155=A1-20 A1=175 A1 20 155±0.01 ④修配法:按经济精度, T1=0.1,T2=0.15 ⑤选底板A2为修配环,按单向入体,令 ⑥修刮底板使封闭环变大 越修越大 0.01 = 0.05-EI2 EI2=0.04 ⑦最多修配量=∑Ti-T0=0.1+0.15-0.02=0.23 最小修配量=0 ⑧补充修正,令最小修配量=0.06 最大修配量=0.29 答: 4.8 编制图示挂轮架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零件材料:45钢,小批生产。技术要求: 和方头处淬火40~45HRC,未注倒角1×45°。 挂轮架轴加工工艺过程 工序 工 序 内 容 定位基准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下料(棒料) 热处理:正火 粗车端面、外圆、中心孔 热处理:调质 精车外圆、切槽、倒角 铣方头、两平面,修毛刺 淬火 车螺纹M16、M18 粗精磨 外圆及两端面 检验 外圆 一夹一顶 一夹一顶 一夹一顶 一夹一顶 4.15 编制图示轴套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零件材料:45钢,小批生产。技术要求:淬火40~45HRC,未注倒角1×45°。 轴套加工工艺过程 工序 工 序 内 容 定位基准 10 20 30 40 50 60 棒料Φ50mmⅩ150mm 车端面、外圆、内孔、切断、倒角等(内外圆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