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光栅计量实验.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四光栅计量实验

实验四 光栅计量实验 光栅是一种重要的分光元件,是一些光谱仪器(如单色仪,光谱仪)的核心部分,它不仅用于光谱学,还广泛用于计量,光通信及信息处理等方面。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 2、观察光线通过光栅后的衍射现象。 3、掌握用光栅测量光波长及光栅常数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 TTY—01型分光计,待测波长的光源,光栅。 三、实验原理: 光栅是根据多缝衍射原理制成的一种分光元件,它能产生谱线间距离较宽的匀排光谱。所得光谱线的亮度比棱镜分光时要小一些,但光栅的分辨本领比棱镜大。 光栅不仅适用于可见光,还能用于红外和紫外光波,常用于光谱仪上。 光栅在结构上有平面光栅,阶梯光栅和凹面光栅等几种、同时又分为透射式和反射式两类。本实验选用透射式平面刻痕光栅或全息光栅。 透射式平面刻痕光栅是在光学玻璃片上刻划大量互相平行,宽度和间距相等的刻痕制成的。当光照射在光栅面上时,刻痕处由于散射不易透光,光线只能在刻痕间的狭缝中通过。因此,光栅实际上是一排密集均匀而又平行的狭缝。 若以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在光栅面上,则透过各狭缝的光线因衍射将向各个方向传播,经透镜会聚后相互干涉,并在透镜焦平面上形成一系列被相当宽的暗区隔开的间距不同的明条纹。 按照光栅衍射理论,衍射光谱中明条纹的位置由下式决定: 或:() (1) 式中:d=称为光栅常数,λ为入射光波长,k为明条纹(光谱线)级数,φk为K级明条纹的衍射角。 如果入射光不是单色光,则由式(1)可以看出,光的波长不同其衍射角φk也各不相同,于是复色光将被分解。而在中央k=0,φk=0处,各色光仍重叠在一起,组成中央明条纹,在中央明条纹两侧对称分布着k=1、2……级光谱,各级光谱线都按波长大小的顺序依次排列成一组彩色谱线,这样就把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 如果已知光栅常数d,用分光计测出k级光谱中某一明条纹的衍射角φk,按式(1)即可算出该明条纹所应的单色光的波长λ。 四、实验步骤与内容 1、调整分光计: (1)目镜的调焦: (2)物镜调焦: (3)调整望远镜的光轴与仪器转轴垂直。 (4)平行光管调节 2、观察光栅衍射现象 将光栅正确放置在载物平台上,要求光栅平面平行光管的轴,转动望远镜,观察衍射光谱的分布情况。调节对应的载物台螺钉,使谱线分布基本一样高。 3、测量光栅常数 以汞灯中绿光波长(λ=546.07nm)为已知,测出光谱中绿光对应的衍角φk,再由公式(1)计算出光栅常数d。 4、测量汞灯中蓝紫光的波长 在望远镜中,找到衍射光谱中蓝紫光对应的衍射光方位,然后计算对应的衍射角φk,最后由公式(1)计算波长。 5、实验步骤 (1)由于衍射光谱对中央明条纹是对称的,为了提高测量准确度,测量第k级光谱时,应测出+k级和-k级光谱线的位置,两位置的差值之半即为φk。 (2)测量时,可将望远镜移至最左端,从-2,-1到+1,+2级依次测量,以免漏测数据。 (3)为使叉丝精确对准光谱线,必须使用望远镜微调螺钉来对准。 五、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1) 测光栅常数d(绿2) 次数 绿谱线角位置(二级) 绿2 两读数窗的读数 +2级 -2级 M N M’ N’ 1 84°39' 264°42' 46°06' 226°07' 19°17' 3306nm 2 84°43' 264°47' 46°07' 226°08' 19°19' 3 84°41' 264°44' 46°08' 226°10' 19°17' 平均绿2 0.3366rad S绿2,uB=0.000045rad u绿2=0.0003 =1nm (2) 测光波的波长。 次数 绿谱线角位置(二级) 黄2 黄 两读数窗的读数 +2级 -2级 M N M’ N’ 1 85°43' 265°47' 44°56' 224°58' 20°23' 576.1nm 2 85°48' 265°50' 44°57' 224°59' 20°25' 3 85°49' 265°50' 44°59' 225°01' 20°25' 平均黄2 0.3559rad S黄2,uB=0.000045rad U黄2=0.0003 =1nm 黄=576.10.5(nm)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