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东北漓江流域的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及其分期.docVIP

桂东北漓江流域的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及其分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桂东北漓江流域的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及其分期

桂东北漓江流域的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及其分期( 广西东北部的漓江流域是世界上岩溶地貌最典型的地区,石灰岩孤峰、峰林星罗棋布,山中多有溶洞。在远古时代,这些天然溶洞是原始人类躲风避雨、防御猛兽的最佳住所,洞穴附近的溶蚀平原和河谷台地上的丰富的热带、亚热带动植物则是他们易于获取的食物宝库。迄今为止,考古工作者已在漓江流域的石灰岩洞穴中发现数十处原始人类文化遗存,并对其中的甑皮岩、宝积岩、庙岩等几处进行了科学发掘和调查,部分发掘和调查材料已经公布。本文拟根据最新的整理材料对漓江流域的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进行分析概括并试图作出分期,不当之处尚祈指正。 一、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洞穴遗址 1、“荔浦人”遗址 位于荔浦县双江镇苏村西北200米处的水岩山东麓,洞口向东,高出漓江西岸支流马岭河18米。洞内堆积大部已被破坏。1961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吴新智、赵资奎、袁振新、沈家瑜等人在洞内15米处的南支洞口的残存堆积中发现1枚人牙化石和5种哺乳动物化石。该处堆积可分三层,第一层为与洞顶连接的悬柱钙板;第二层为不含螺蚌壳的黄色、黄灰色砂质土,厚约1米,化石均出自此层;第三层为红黄色生土层。人牙化石是一枚属于12-15岁少年个体的左下第二前臼齿,保存完好,从其特征看与现代人的P3齿的特征非常接近,但显得略大些,具有一定的原始性。伴出的动物化石仅华南豪猪、巴氏大熊猫、野猪、鹿、牛5种,其中巴氏大熊猫为更新世晚期绝灭种(1)。估计其年代不晚于柳州白莲洞西部堆积中含少量螺壳和现生哺乳动物化石的第5层的年代,很可能与不含螺壳但含巴氏大熊猫、剑齿象、真象等绝灭种哺乳动物化石的第7层的年代相当,该层的年代早于距今28000(2000年(2)。 考古人员后来在洞内又找到几件打制石器(3),可见这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洞穴遗址。 2、“宝积岩人”遗址 位于桂林市中山北路西侧的宝积山南麓,东面距漓江约400米。洞口朝向西南,高处附近池塘12米。洞内堆积在1970年代被破坏,仅在东壁、北壁和中部钟乳石下残存少量堆积,1979年广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李庆忠(4)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彭书琳、陈远璋等(5)人相继从残存堆积中找到2枚人牙化石、16种哺乳动物化石、12件石制品和炭粒等用火遗迹。堆积可划分3层,第1层为10-25厘米的石钟乳盖板;第2层为灰黄色胶结土,厚20-100厘米,其中又被数层较薄的钙板分隔,化石、遗物均出自此层;第3层为黄色生土层。人牙化石共2枚,一枚为右下第二臼齿,另一枚为左下第三臼齿,两枚牙齿化石的颜色、大小、石化层度酷似,但磨耗程度相差甚远,可能属于同一时期的两个个体。M2齿的磨耗相当强烈,可能属一老年个体。M3齿的磨耗一般,可能属一青年个体。它的齿根不甚粗壮,齿冠相当地高,咬合面花纹较为丰富,具有晚期智人的特征。堆积中未见螺壳,仅见1块蚌壳,哺乳动物化石则甚为丰富,有猕猴、长臂猿、中国熊、猪獾、巴氏大熊猫、最后斑鬣狗、华南豪猪、竹鼠、巨貘、中国犀、野猪、鹿、麂、水牛、羊、剑齿象等6目16种,其中巴氏大熊猫、最后斑鬣狗、巨貘、中国犀、剑齿象等5种为更新世晚期绝灭种。经对钙华板进行14C测定,“宝积岩人”的年代在距今35600(1500-27940(1000年之间(6),大致与“荔浦人”的年代相当。 “宝积岩人”的石制品共发现12件,材料均为石英粗砂岩质的砾石,种类有砍砸器4件、刮削器1件,其余为石核。制作石器的方法是利用砾石自然面作为台面,以锤击法从单面打击而成,少数有重复加工的痕迹。砍砸器的刃口比较陡直,最大刃角82(。实验证明刃部陡直的砍砸器适合加工竹、木器。刮削器也是修理竹木器的工具。由于没有发现石质狩猎工具,看来“宝积岩人”主要是利用砾石砍砸器、刮削器加工竹木器,用竹木器进行狩猎、采挖等生产活动,其时代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经济形态属于采集——狩猎经济。 3、“轿子岩人”遗址 位于桂林市西郊甲山乡唐家村附近的轿子山东南山腰,紧邻桂柳公路西侧,东面距漓江约6公里。洞口朝向东南,高出山脚10余米。洞内堆积约30平方米,保存完好。1980年桂林市甑皮岩洞穴遗址陈列馆的阳吉昌等人发掘了约10平方米堆积。可分为3层,第1层为石钟乳盖板;第2层为约1米的灰褐色含螺壳胶结土;第3层为生土层。从第2层出土的人类化石、遗物有:呈屈肢蹲葬的人骨架1具,打制砾石石器及半成品各10余件,双孔蚌刀1件、骨锥1件,以及1个椭圆形灶坑和大量柴草灰烬;伴生动物化石有猕猴、竹鼠、豪猪、鹿、麂、野猪等哺乳动物和鱼、龟、螺、蚌等水生动物,都是现生种(7)。估计其年代晚于“荔浦人”遗址和“宝积岩人”遗址,但早于庙岩遗址。虽然已出现磨制骨器和穿孔蚌器,但尚未出现穿孔石器和磨制石器,因此“轿子岩人”的发展水平仍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后段或旧石器时代末期;其经济形态属于采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