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城市建设史》
我国原始居民点的形成
第一次历史上的劳动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及狩猎业分开,开始逐渐形成一些以农业为主的固定的居民点
原始的居住形式
有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等。
古代居住:①巢民(南方)竹木杆栏式——长江流域
②穴居(北方木骨泯墙式)——黄河流域
我国古代原始居民点的居住形式及特点:
穴居:凿穴而居:上古穴居而野外 发展:穴居-半穴居-地面建筑
巢居:构木为巢;以避免群居 发展:穴居——干阑式建筑
规模:成群密集的房屋、居住形式多以穴居为主
分区:住宅、墓区、 生产区
选址原则:择高向阳而居;临近自然水源;村落周围必须有一定范围的适宜农业生产的平原或小盆地。
城市的产生
生产力不断的提高,生产发展产生了剩余产品
城市职能:1、非农业人口的居住地2、农业生产技术和信息的交流场所3、宗教、文化、艺术的活动场所4、商品交易的场所5、保卫居民生活工作的防御工具
人类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使社会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阶层,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
城市选址:1、防御需要2、交通方便3、环境容量4、良好的生活环境
2、殷周时代的城市
夏代逐渐形成奴隶制社会 商部落发源于黄河下游,主要是冶铜技术的发展 周部落兴起于渭水上游,以农业为主
殷商时代的城市
中国选址:1、宗教祭祀中心2、政治军事中心、兴建城墙3、经济中心、交通便利
1:商城(郑州):中国最早的城市
周代的都城
王城和成周:洛阳附近建城目的:方便统治殷商“顽民”,成周集中,殷商遗民王城驻兵(王城)(洛邑)东周首都。
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西周:分封制
第二次城市建设高潮:春秋战国(周王朝衰落,诸侯增减新城)
殷周时代的邑都、市、城、郭、国
中国往往是先设城后立市,西周形成了早起城市,但城市的称呼产生于战国
邑与市:中等的邑有时设市,故称有邑之市 市与井经常连在一起,因为市一定是在居民点中,即在邑中,而居民点中必然有井 城与国:当时的城,有的外筑土墙,有的外为沟池,有的外为木栅栏,这也说明城是防御性的构筑物 城与廓:内为之城,外为之廓 城与市:市指交易场所,城指防御城垣
只有城市或城的附近设了市的时候才出现了城市
周代的城制及其影响
《周礼 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
3、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城市的实质:1、人类聚居的形式之一
2、一定的区域的中心
3、人类文明的摇篮和宝库
4、一种社会生活方式
例:南宋平江城(今苏州)
《管子》的思想:“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理性思维及自然环境和谐的准则
赵邯郸: 1)公元前386年赵国都城迁至邯郸,建都历时159年。 2)包括宫城和大城,宫城由三个小城组成,平面呈品字形,西城比较规整,北城近似方形; 3)有几处夯土平台形成了轴线,可能是宫殿建筑群。 4)大城中大量是各类作坊和居住遗址。
殷周时期的城市特征: ① 城市政治强于城市经济,城乡差别不大; ② 没有完善的城墙防御设施,一般均为版筑夯土墙; ③ 城内有完整的宫殿、宗庙及小型公建,公建占有一定的比例; ④ 城市功能不完全,公建、宗庙、居住地段之间有空白地段,无建设; ⑤市场在城市中不明显,手工业规模小,水平低。
4、秦汉时代的城市
西汉都城长安
(1)修建过程
刘邦将秦朝的离宫,兴乐宫改建为长乐宫,在长乐宫以西建未央宫
汉惠帝时,修剪城墙,建东市、西市
汉武帝时长乐宫以北建明光宫,未央宫以北建桂宫,北宫,在西面外城修章宫
规划特点
平面配合地形呈不规则矩形,按《周制》中建制,主要宫殿在南、东西市全在北
与战国时期不同,将官署市场居民区置在城内
宫殿面积大,占1/2以上
实行闾里制,闾里与宫殿相参(闾里:一般平民住的地方,闾四周有墙,每面有门,闾就是闾的门)
陵邑制起源于汉高祖分布在渭河北岸以及南岸,不仅是陵墓,更是一个城市区域的副中心,起组织周边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
东汉都城洛阳
1) 城市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有十二门; 2) 城内有南宫、北宫,两宫占据城市几乎一半用地; 3) 两宫之间是方整的闾里; 4) 还有多处皇家园囿; 5)礼制建筑在城南,官署在南宫附近。
东西长六里,南北长九里,称“九六城”
5、三国至隋唐的城市
曹魏邺城规划 :史上第一座砖城
特点:东西七里,南北五里。
城市主要城门的干道,将城市分为两半部,北半部:统治阶级专用地区和南半部:官署。
东西轴线南半部为官衙和一般的居住区,划分为若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至2030年中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docx
- 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安装技术设计.docx VIP
- (品管工具QC七大手法)科建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七大手法.pdf VIP
- 中医护理学体质调护.pptx VIP
- GBT 42062风险管理考试及解析.docx VIP
-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同步练习题 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VIP
- 法律咨询意见书 (2).pdf VIP
- 梅山三小校服“双送检”制度.docx VIP
- 2025变压器声纹振动在线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docx VIP
- 纯电动物流车技术方案及产品技术协议--整车控制器技术协议.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