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卷棚顶,即卷棚式屋顶,又称元宝顶,是古代汉族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为双坡屋顶,两坡相交处不作大脊,由瓦垄直接卷过屋面成弧形的曲面卷棚顶整体外貌与硬山、悬山一样,唯一的区别是没有明显的正脊,屋面前坡与脊部呈弧形滚向后坡,颇具一种曲线所独有的阴柔之美。卷棚顶线条流畅、风格平缓,因此多用于园林建筑。在宫殿中也多用于太监、佣人等所居的边房。承德避暑山庄宫殿区建筑都采用了卷棚顶,以表现此为离宫,和正式宫廷相区分。 圆攒尖 四角攒尖 八角攒尖 攒尖顶,攒尖式屋顶,宋朝时称“撮尖”、“斗尖”,清朝时称“攒尖”,是古代汉族传统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日语称宝形造。其特点是屋顶为锥形,没有正脊,顶部集中于一点,即宝顶,该顶常用于亭、榭、阁和塔等建筑。在日本则常用于茶室。 四角、八角攒尖顶含有四面八方的意思;六角攒尖顶象征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这种屋顶是“六合”的象征。 盝[lù]顶是中国古代汉族传统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顶部有四个或八个正脊围成为平顶,下接庑殿顶。盝顶梁结构多用四柱,加上枋子抹角或扒梁,形成四角或八角形屋面。顶部是平顶的屋顶四周加上一圈外檐。盝顶在金、元时期比较常用,元大都中很多房屋都为盝顶,明、清两代也有很多盝顶建筑。例如明代故宫的钦安殿、清代瀛台的翔鸾阁就是盝顶。经常用在帝王庙中的井亭的顶口,古代的井亭上面是露天的,称之为盝顶。古代的井亭最大的特点是顶子中央开有露天的洞口,如果是攒尖顶,则象是把上部水平截去了尖,称之为盝顶。 盔顶和攒尖顶相同,所不同的是,盔顶的斜坡和垂脊上半部向外凸,下半部向内凹,断面如弓,呈头盔状。南宋人所作的《宫苑图》(传为唐朝人所作)中就有盔顶建筑。 欣赏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最好的地方便是北京故宫,以故宫三大殿即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为例,太和殿采用了宫殿建筑中最高等级的屋顶形式——重檐庑殿顶,其正脊上有两个琉璃构件叫大吻,也叫正吻、龙吻、鸱吻。吻上的龙形有镇火之意,除了具有装饰性外,它的实用功能是“咬”住正脊和垂脊的交会处,以防风雨侵蚀。太和殿殿顶四面坡的简子瓦上镶有琉璃帽钉两排,垂脊上装有脊兽十只,脊兽前是骑凤仙人,这些装饰构件统称仙人走兽。太和殿正脊的龙吻象征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飞龙在天”,至高无上,仙人走兽代表神仙保佑,珍禽异兽齐集来期,寓意天下一统。 中和殿是四角攒尖镏金圆顶 太和殿之后是中和殿,中和殿是一座方方正正的亭子型宫殿,这座宫殿采用四角攒尖镏金圆顶,为单檐,正方形。 中和殿之后是保和殿,保和殿顶是重檐歇山顶,这种屋顶外形除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外,还有四条戗脊。重檐歇山顶在等级上仅次于重檐庑殿顶。由此可见,故宫三大殿的屋顶外观各具特征,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屋顶形式。 瓦当,即瓦挡,是中国古代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秦汉瓦当纹饰多样,其图案或文字随时代而变化,特别是瓦当上的文字,对当时的地名、宫殿、官署、仓廪、陵墓、祠庙、苑囿等的考订,是很重要的依据。因此,秦汉瓦当历来为学术界所重视。北宋中期初见著录,清乾隆初年已有专著问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大量的考古发掘,为瓦当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 秦汉瓦当一般为泥质,烧制温度较高,质地坚硬,呈青灰色,有半圆(简称“半瓦当”)和圆形的两种。半瓦当最早为西周遗存,圆瓦当是从半瓦当发展而来的。圆瓦当始见于战国早期遗址,秦汉瓦当绝大多数为圆瓦当。但在秦和西汉前期仍有半瓦当;西汉中期以后,半瓦当显著减少,东汉时近于绝迹。瓦当的制作方法不一,从只有当心而无边轮的“与天无极”圆瓦当陶范看,可能是先模制当心,后加边轮而构成完整的瓦当;“千秋万岁”范则为带有边轮的完整瓦当形式,说明当坯是一次成型的。早期半瓦当为素面或饰绳纹,至战国时期,各国半瓦当图案各具特色,其中云纹一类,为秦统一后所沿用。秦汉瓦当的纹饰又有新的发展,归纳起来,大体可分为图案和文字(包括文字和图案结合者)两大类。 动物图案瓦当 瓦当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构件和特征之一,几乎与中国古建的发展相始终。西周时期建筑上便开始使用瓦当,主要是半瓦当,当前发现的最早的瓦当出土于陕西扶风岐山周原遗址,多为素面半圆形瓦当,个别的有重环纹。东周特别是战国时期,群雄并起、百家争鸣,艺术创作极为活跃,瓦当做为建筑上重要的可装饰部分得到了极大发展。总体来说,战国瓦当在艺术特色上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齐国临淄的树木双兽纹半瓦、燕国下都的饕餮纹半瓦、秦国雍城的动物纹圆瓦和栎阳咸阳的葵纹云纹圆瓦当。瓦当艺术第一个鼎盛时期至此形成,艺术风格上的庄严狞厉向自然清新的转变极为明显,正呼应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光辉灿烂的时代变革。 以土木结构为主流的中国古代建筑文化,还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其屋顶的造型与众不同,寓意深刻。世界上其他建筑体系的屋顶都是向外凸出的,唯有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是向内凹曲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层主管的高效执行力讲述.ppt
- 20161123肿瘤科药物基因检测介绍讲解.ppt
- 2016医疗核心制度专项培训课件讲解.ppt
- 2016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课件讲解.ppt
- A-6摄影构图的解析与实践讲解.ppt
- 苏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花儿朵朵重点.ppt
- A-LTE切换、重选讲解.docx
- 苏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cyl《走进聪明屋》课件重点.ppt
-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讲解.ppt
- 2016中考数学最新找规律选编讲解.doc
- 中国行业标准 DB/T 100-2024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pdf
-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DB/T 100-2024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pdf
- 中国行业标准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校园周边书店阅读氛围对初中生阅读素养提升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校园餐饮卫生监管与食品安全教育创新模式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平衡机制的法律法规完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1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治疗中的并发症预防与护理措施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