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筝乐的发展与民间音乐的融合.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筝乐的发展与民间音乐的融合.pdf

文史艺术 浅析筝乐的发展与民间音乐的融合 张赵蒙 (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中图分类号:3632.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3)01—0221一Ol 摘要:筝,是华夏民族弹拨类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根据音乐学界研究,早在西周王朝,筝已经开始流传于秦地,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 故又被称为古筝。魏时的郧璃在其 《筝赋》中也还谈到了筝的构造,说是”身长六寸,应数率也,弦有十二,四时度也;柱高三寸,三才具有位也。”由此 可知,在当时筝的大体形制。历史上,筝还被称作瑶筝、银筝、云筝等。筝音色丰富,旋律优美,并具有合奏、重奏、独奏兼备的能力,深受人们喜爱。 关键词:古筝;诗词;民间音乐 一 吕剧、柳琴戏等)逐渐发展而成的。如: 《风翔歌》,是琴书中唱腔 、 关于筝的起源与传说 从古道到今流传着不少动人的关于筝的故事。有人认为筝的渊 曲牌,高 自成、赵玉斋等人曾运用 《风翔歌》的旋律改编为 《凤翔歌 源源于瑟。日本第十七世纪元禄年间,宫廷乐师冈昌名所著 《乐道类 变奏曲》;筝也进入了山东的戏曲伴奏中。赵玉斋创作的 《庆丰年》 集》中说道: “或云:秦有婉无义者,以一瑟传儿女,儿女争引破, 就是运用了山东吕剧的行弦曲,使用了山东民间曲调加上双手演奏, 中为二器,故号筝。”这则故事是说,秦地有一个叫婉无义的弹瑟的 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对后来创作的作品和弹奏都有一定的影响。 高人,临终前要将此瑟传给儿女,儿女都很喜欢音乐,于是争抢起 大板筝 曲属于八板体系,一般8拍一句共8句,第5句再加4拍,全 曲 来,瑟被跌落在地上断为两半,而此瑟不仅没有摔坏,反而能发出悦 共68板,此类乐曲是从山东琴书或 吕剧演出后乐手们合乐的纯器乐曲 耳的 “铮铮”声。二女各得一半,其后称为 “筝”。 “碰八板 ”中脱离出来的。而 “碰八板”是山东地区流行的一种丝弦 二、筝的历史发展 音乐,其合奏乐器为筝、扬琴、胡琴和琵琶等。这类乐曲是由四个乐 1.先秦汉魏 时期。秦始皇在大一统的盛世中,社会发展繁荣, 器各自演奏长度、调式一致,而曲调、曲名均不相同的八板体结构乐 各民族文化共同发展,国家设立了音乐机构一一 “乐府”,并从客观 曲而闻名。由于曲调有所不同形成复调关系而谐和地 “碰”在一起, 上促进 了民族大融合,作为华夏音乐文化的代表的筝乐艺术,在这 故称 “碰八板”,习惯成套演奏。古筝在乐队中地位突出,故有 “无 七八百年间,呈现出了灿烂的景色。当时就出现了大批 的筝乐艺术 筝不成乐”之说。一般来说,演奏 “碰八板”速度由慢至快,慢板曲 家。如秦罗敷、曹植等等,与此 同时,也创作、整理了大批筝 曲,如 目有: 《汉宫秋月》。小板筝曲则是民间演奏家将民歌或是琴书的唱 《胡笳》、 《广陵散》等。 腔、曲牌器乐演化而来的,旋律以小巧为主,刚中有柔,柔中有刚, 2.唐筝之鼎盛。盛唐是我国筝乐发展的辉煌时期。因为筝的乐 代表 曲目如 《风翔歌》、 《天下同》等。由于配合琴书唱腔的关系, 音优美,动听感人。不管是宫廷还是民间,都很受欢迎 。成为公认的 大多使用c、D调。连续的带音头八度大撮同时加上左手上滑重颤音是 雅俗共赏之物。更重要的是,在唐诗里,也有不少诗人专为古筝而做 此流派所独有。如: 《大八版》。 诗。对于通晓音乐的大诗人白居易就有将近20首诗与古筝有关。下面 河南筝派主要流传于河南省境内。传统的河南筝曲主要来源于 是自居易的诗作 筝《》:云鬓飘萧绿,花颜旖旎红。 双唏剪秋水,十 “河南大调曲子”。 “河南大调曲子”,原称 “鼓子曲”,是从明朝 指剥春葱。… …诗中描写了一位女子演奏筝的情景。诗人把诗中的筝 中叶至清朝乾隆年间流行在开封的小曲为基础逐渐演化而来的。此技 女描写得风情万种 ,气质非凡,演技精悍。音乐令人情思绵绵,流连 法常接大指连托或带上滑的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