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雨水管网设计和计算-全面选编.ppt

  1.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流 泵站 1 5 3 2 12 9 10 11 16 17 18 19 1.各管段的设计流量按该管段起点,及上游管段终点的设计降雨历时进行计算的,计算暴雨强度时,t2按上游各管段内雨水流行时间之和 求得。 2.求单位面积径流量 3. 单位面积径流量乘以该管段的总汇水面积得设计流量。 水力计算说明 4. 根据设计流量求管径、管道坡度和流速。 水力计算说明(续) 5. 根据设计流速求本管段得管内雨水流行时间t2。 6.起点埋深(1点)定为1.3m。 1点地面标高-1点埋深=1点管底标高。 1点管底标高-降落量=2点管底标高 2点地面标高-2点管底标高=2点埋深 各设计管段在高程上采用管顶平接。 7.下游设计流量小于上游设计流量,则取上游设计流量作为下游管段得设计流量。 四、 雨水径流调节 目的: 将雨峰流量暂时蓄存在具有一定调节容量的沟道或水池等调节设施中,待雨峰流量过后,再从这些调节设施中排除所蓄水量,可以削减洪峰流量,减小下游管渠系统高峰排水流量,减小下游管渠断面尺寸,降低工程造价。 方法: (1)利用管渠本身的调节能力蓄洪,称为管渠容量调洪法。约可节约管渠造价10%左右; (2)建造人工调节池或利用天然洼地、池塘、河流等蓄洪,该法蓄洪能力可以很大,可有效地节约调节池下游管渠造价,经济效益显著。 雨水调节池设置形式 调节池设计容积:切割洪峰部分流量。 根据前苏联学者的研究,建议采用下式计算: 式中,V―调节池容积(m3);Qmax— 调节池上游干管设计流量(m3/s);tc - 对应于Qmax的设计降雨历时(s);α— 下游干管设计流量的降低系数,=Q下游 / Qmax ;Q下游-调节池下游出口干管设计流量(m3/s)。 Q1 Q2 Q4 Q5 Q3 五、合流制管网设计与计算 合流制排水系统:在同一系统内收集排除污水和雨水。 *直排式(禁用) *污水截流式 *雨水截流式 5.1 合流制管网适用条件和布置特点 1. 完全合流制-直排式合流制 设计流量: Qz = Qs + Qg + Qy = Qh + Qy 式中 Qz ——完全合流制设计流量; Qs —— 设计生活污水量; Qg —— 设计工业废水量; Qy —— 设计雨水量; Qh —— 为生活污水量Qs和工业废水量 Qg之和。也称为旱流污水量。 应用条件:历史早期小城镇排水技术, 污染严重,新建设项目中停止使用。已建系统改造-截流或分流。 2. 污水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 ◇ 污水截流式工作过程: 1)不降雨期间,收集和输送污水至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排放; 2)降雨时,污水和雨水合流,雨水流量增加到设计流量时,经溢流井排出,其余部分输送至处理厂。 ◇ 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特点: 1)管线简单,管渠总长度小; 2)截流管、提升泵站以及污水厂的设计 规模、埋深比分流制大。 3)暴雨期间,污水溢入水体,造成污染; 4)晴天流速低,易在管底造成淤积; ? ◇污水截流式系统适用条件 (1)排水区域内有充沛水体,混合污水排入后造成的污染程度在允许范围内; (2)老城区排水系统改造中,街道窄,管渠布置受到限制; (3)地面坡度倾向水体,当水体水位高时,岸边不受淹没。 ◇污水截流式系统布置 (1)管渠布置应使所有服务面积上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以最短距离坡向水体; (2)沿水体岸边布置溢流井,使溢流混合污水顺利通过溢流井排入水体。 (3)必须合理地确定溢流井的数目和位置。 5.2 合流制排水管渠设计流量 1.溢流井上游管渠设计流量 ◇溢流井上游管渠为完全合流制,设计流量按合流制计算: ◇由Q 计算的管径、坡度和流速,应用旱流流量Q h校核,检查是否满足最小流速要求。 Q = Q s + Q g + Q y = Q h + Q y Q y - 由暴雨公式计算。 1 4 3 2 6 5 n0 = 3~5,设计规范:1~5,建议n0 = 3 溢流井下游截流管道-管段设计流量: Q j = (n0+1)Q h + Q h ′ + Q y′ 式中 Qh — 从溢流井截流的上游日平均旱流污水量(L/s); Qh’— 溢流井下游纳入的旱流污水量(L/s); Qy’— 溢流井下游纳入的设计雨水量(L/s) 2.溢流井下游管渠设计流量 1 4 3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