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辅资料-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谈谈语文学习
主备: 总第1课时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认识语文的内容与特点,明确语文学习的目的,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时间:一课时
一、语文是什么
语——语言,言语
1.语言:人类思维和交际的工具
2.全世界有好几千种语言。使用人数最多、最通行的有汉语、英语等。
3.语言的要素:语音、词汇、语法
4.语文的对象:汉语言所表达的言语
文——文字
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2.汉字的特点、数量、发展
3.汉字的书写;书法
——文章
1.内容与对象:人、事、物、理
2.作用:表达思想;表达感情;实用交际
3.结构与章法
4.语言的表达与表现技巧;准确性、严密性、形象性、含蓄性
——文学
1.文学的几种样式
2.文学的基本特点:表现性
(以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bò4.指定学生朗读全文。二、合上书,快速回想课文内容,限时6分钟?提问:1.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内容???2.课文提到了哪些地点??3.百草园对于作者来讲有什么重要意义???4文章的题目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请同学考虑文章从第几段到第几段写的是“百草园”的生活?第几段到第几段写的是“三味书屋”的生活?小结:课文第1至第9段写的是作者儿时在百草园中的生活;第10至第22段写的是作者儿时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板书:乐园?三、分组讨论:?为什么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到底有什么乐趣?2分钟?四、用自己的话来总结。3分钟?在百草园中有有趣的植物、有趣的动物组成了有趣的活动,可以干有趣的事情,听有趣的故事,所以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五、提问:1.所有乐趣之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一般学生会回答泥墙跟一带,捕鸟。?2.为什么作者要把他们写得如此详细,又为什么能写得如此详细??因为这些给作者印象最深,感情最深,当作者充满感情回忆起童年时,这一切便都栩栩如生的出现在眼前。?小结:?“童年是夜空中偶然闪烁的星星,虽不十分耀眼,却透漏着永恒的生命力。”??“童年是半空里的风筝,整天飞行在嬉笑中。、”所以当鲁迅一天天的长大,他不得不同他的乐园告别上学去了。我们可以想见一个小孩子被押解着,心不甘情不愿的去上学的情形。他能适应得了学校生活吗?(3分钟)?六、快速阅读“我”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2分钟)?百草园是我用回忆美化了的乐园,三味书屋却是我生活了七年的学堂。板书:学堂?七、小组讨论:?1.?这时的我与在百草园中的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对于生活的热爱,大自然的热爱,对于知识的追求,天真幼稚,欢乐,细致的观察生活,有强烈的好奇心??2分钟????2.这时的“我”与在百草园中的生活的“我”的生活又有什么不同之处??生活比较枯燥,学习内容引不起兴趣,老师不允许问课外的知识,原来的贪玩到现在的用心学习,有趣的故事到听不懂的文章。对长妈妈的依恋到对老师的尊敬。?3.告别了童年的无忧无虑,鲁迅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自己的烦恼,自己的思想与见解了,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他能够逃避,不去上学吗??板书:成长。?4.什么才是真正的成长,是年龄的增大?是体重的增加?结合课文,说说你的见解。(3分钟)?八、下面我们再一次认真看课文,请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10分钟)?九、下面我们再回到课文中去,文章写得非常美,我们大家找一个值得你学习的句子,模仿它写一段话。(3分钟)?十、学了本文,在你印象中鲁迅的童年与少年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活泼、天真、好奇、求知欲强等)?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百草园的景物描写,诸多乐趣,恋恋不会百草园的感情。?1.由上节课的教学内容,导入新课。提问:作者对百草园的生活与三味书屋中的生活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明确:作者认为在百草园中有无穷的乐趣;三昧书屋的生活则是枯燥乏味的。文章先后写了两种生活,第一部分(1至9段)写的是“我”在百草园中的无穷乐趣。第二部分(10至24段)写的是“我”在三味书屋中枯燥的读书生活。这就是本文的大体结构。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⑴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第1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①提问:课文的第1段写出百草园的什么情况?这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明确:写出百草园曾是“我”的乐园,点出了忆写百草园的缘由。②理解:“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这句话是“夕拾”,是从成人的眼光看当年的百草园。“确凿只有”,断定百草园没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又是对上面断定内容的犹豫与踌躇。这一方面表明由于“时间的流逝”,一些景致是否能够清楚的记得,不敢妄下结论;另一方面,也是为下文甩出一个“线头”——“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本段是全文第一部分的第一层,写出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引起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