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讲 声.doc
第四讲 声
一、知识梳理:
1、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_产生的,振动停止,______停止,声音可以继续传播。
(2)正在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做__________。
2、声音的传播:
(1)声波:声音是一种波,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___中不能传声;
(2)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在三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 ;
(3)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在2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___。
3、声音的三个特征:
⑴.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声源的__________决定,这一因素主要与发声体的长度相关;
⑵.响度:声音的大小,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决定,这一因素主要与施力大小相关;
⑶.音色:声音的特色,由发声体______和________决定。
4、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
①.物体在振动发声,响度要够大,频率要在 __________范围;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③.听觉良好。
5、回声:⑴.形成的原因:声波在传播途径中遇到障碍物,______回来被我们听到就是回声;
⑵.辨别条件:声音传到人耳的时间差大于_____s,人到障碍物的距离大于_____m;
⑶.应用:回声测距;
⑷.混响和共鸣:声源停止振动后,声音还能持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叫________;
声音振动发声后,带动与其频率相同的物体振动发声叫________。
6、噪声:(1)定义:物理角度:来源于杂乱无章的不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
环保角度:一切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
(2)人们以____(符号_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要不影响休息,声音强度应该控制在______以内;
要不影响工作,声音强度应该控制在______以内;
要不影响听力,声音强度应该控制在______以内。
(3)噪声的来源:①.交通噪声;②.工业噪声;③.施工噪声;④.居民生活噪声;
(4)噪声的危害:①.心理危害;②.生理危害;③.物理危害;
(5)噪声的控制:①.在声源处减弱;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7、超声:⑴频率高于_________Hz的振动产生的声波;
⑵特点:定向性好,穿透力强,易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⑶应用:在水中,超声波比光波和电磁波要传播的远,根据这一特点制成测距的仪器— ;
超声波还有很好的穿透性,利用这一特点制成探伤的仪器— ;
声音能够传递____,利用这一特点制成了B超,用于检查身体;
声音还能传播____,利用这一特点可以清洗齿垢、粉碎结石等。
8、次声:⑴频率低于_________Hz的振动产生的声波;
⑵应用:预测地震、台风和监测核爆炸等。
二、教学内容
(二)难点突破:
1.声音的三个特征:
定义 决定因素 提醒 音调 声音的高低 与振动快慢(频率)有关 俗称声音的“粗”“细” 响度 声音的大小 与振幅及距声源距离有关 俗称音量的“大”“小” 音色 声音的特色 与发声体本身有关 区分发生体的依据 2.几种奇异的声现象的区别:
概念规律 关键词 声音被障碍物反射,再次被我们听到形成回声 与原时间间隔大于0.1s 混响 多次回声 共鸣 频率相同,一个振动
【例1】对着一座高山喊,若经过10s 后听到回声,那么我们可以断定( )
A.高山距我们1700m; B.高山距我们340m;
C.高山距我们3400m; D.高山距我们170m。
【练习1】古人用“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来形容优美的琴声,这是用夸张的语言描述物理学中的声现象,在物理学上“余音绕梁”是指的__________现象,“三日不绝”是__________现象。
3.理解噪声:
⑴.区别乐声和噪声:通常有两种方法:
①.根据波形图区别,乐音波形图有规律(呈周期性变化),噪音波形图杂乱无章;
②.根据环保区别,对人的工作休息有影响都是噪声。
⑵.控制噪声的方式:
①.在声源处,例: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
②.在传播途径中,例:在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
③.在人耳处,例: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佩戴耳塞、耳罩。
【例2】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在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在嘈杂的车间里,工人带着防噪音耳罩;
C.机动车辆都安装有消声器;
D.现代城市住宅安装双层中空玻璃。
【练习2】(多选)小敏在书房做作业,母亲在客厅看新闻联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20讲:点与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doc
- 第21讲:圆与圆的位置关系.doc
- 第22讲:与圆有关的计算.doc
- 第2章 MCS-51系列单片机的基本结构 .pptx
- 第2章 图像处理技术基础.ppt
- 第2章 饭店管理基础理论.ppt
- 第2章_供应链物流管理.ppt
- 第2课:走进物理世界 .doc
- 第31讲:概率 - 副本.doc
- 第3章 旅行社管理法规制度.ppt
-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精品上课课件 第17章 17.5.1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面积问题).ppt
-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精品上课课件 第18章 18.1.2 勾股定理的应用.ppt
-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20章 数据的初步分析 20.3 综合与实践 体重指数 (2).ppt
-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20章 数据的初步分析 20.2 数据的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 1.数据的集中趋势 第4课时 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ppt
- 粉针肿瘤免疫治疗机制-洞察及研究.docx
- 智慧社区护理模式构建-洞察及研究.docx
- 龟鳖丸降血脂机制-洞察及研究.docx
- 无人机遥感应用-第2篇-洞察及研究.docx
- 食品加工过程监控-洞察及研究.docx
- 艾灸改善督脉络穴功能-洞察及研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