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现代史一.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史一

2013年初中历史总复习同步训练五(中国现代史一) 一、单项选择题 1.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来源:学科网ZXXK] C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2.下列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来源:学科网ZXXK] A.《共同纲领》 B.《人权宣言》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美国1787年宪法 3.图2和图3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经历过的两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这两件历史事件之间历经了( ) A.20年 B.28年 [来源:Z|xx|k.Com][来源:Zxxk.Com][来源:Zxxk.Com] A.通过了《共同纲领》 B.确立了土地改革的路线 C.公布了“一五计划” D.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右表中两种所有制经济百分比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7.右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创作的一幅宣传画,从中可以读出的历史信息有( ) ①创作的时间是1958年——1960年间 ②反映了我国人民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③可知当时存在浮夸风现象 ④我国掌握了粮食高产技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8.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主要是因为它( )[来源:Zxxk.Com] 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B.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 C.提出了与时俱进 D.决定平反冤假错案 9.右图反映了。1978年以来我国农民家庭人均收入不断增长的变化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来源:学科网ZXXK] ①深圳 ②厦门 ③上海 ④汕头 ⑤珠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来源:学.科.网] ( ) A.珠海 B.汕头 C.厦门 D.深圳 12.深圳后海社区居民张先生说:“我亲眼看到深圳一天天地长大、一天天地发展繁荣起来。深圳30年的变化真可以说是天翻地覆啊!”张先生的所见所感( ) ①说明改革开放符合民心??? ②标明改革开放顺应了时代潮流 ③印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④证明我国步入了发达国家行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据1988年统计,我国共签订利用外资协议16377项,协议金额785.1亿美元,外资企业已达15948家,引进技术合同3530项,进出口总额达1028亿美元。这表明( ) ①对外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②对外开放促进了经济区域化③邓小平南方谈话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④对外开放有利物科技进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l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1992年党中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次策是党在下列哪一次会议上提出和制定的( )[来源:学.科.网Z.X.X.K]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邓小平南方谈话 二、单项选择题 16.从1953年开始,国家对农业(包括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什么性质?分别采取了什么形式?简要回答这次改造的结果和重大影响。 [来源:Z_xx_k.Com]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8年,“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成为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的著名口号。 材料二:“包产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这是20世纪70年代末广州郊区的宣传标语。[来源:学科网ZXXK]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发动的哪两次运动? (2)分析材料二得知,我国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3)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对比分析,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18.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是一部跨度达30年的惊心动魂的逃亡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