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阶跃响应法 阶跃响应法从时域方面来分析传感器的瞬态响应特性,如:超调量、上升时间、响应时间、延滞时间、峰值时间等。 时,其输出特性称为阶跃响应或瞬态响应特性。 当给静止的传感器输入一个单位阶跃函数信号: 瞬态响应特性曲线如图 阶跃响应特性 (1)最大超调量σp (2)延滞时间td (3)上升时间tr (4)峰值时间tp (5)响应时间ts: 频率响应法是从传感器的频率特性出发研究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通常是先建立传感器的数学模型,通过拉氏变换找出传递函数表达式,再根据输入条件得到相应的频率特性。 频率响应法 传感器对正弦输入信号的响应特性,称为频率响应特性。 分析传感器动态特性,必须建立数学模型。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为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对线性系统动态特性的研究,主要是分析数学模型的输入量x与输出量y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微分方程求解,得出动态性能指标。 频率响应法 y——输出量; x——输入量; t——时间 a0, a1,… ,an ——常数; b0, b1,… ,bm ——常数 ——输出量对时间t的n阶导数; ——输入量对时间t的m阶导数 零阶传感器 在零阶传感器中,只有a0与b0两个系数,微分方程为 a0y= b0x K——静态灵敏度 零阶输入系统的输入量无论随时间如何变化,其输出量总是与输入量成确定的比例关系。在时间上也不滞后,幅角等于零。如电位器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许多高阶系统在变化缓慢、频率不高时,都可以近似地当作零阶系统处理。 大部分传感器可简化为单自由度一阶或二阶系统 一阶传感器 微分方程除系数a1, a0 ,b0外其他系数均为0,则 a1(dy/dt)+a0y= b0x τ— 时间常数( τ= a1/a0); K——静态灵敏度( K= b0/a0) 传递函数: 一阶传感器 频率特性: 幅频特性: 相频特性: 时间常数 τ越小, 系统的频率特性越好 负号表示相位滞后 二阶传感器 很多传感器,如振动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属于二阶传感器,其微分方程为: τ—时间常数, ; ω0—自振角频率,ω0=1/τ ξ—阻尼比, ; k—静态灵敏度,k=b0/a 传递函数 频率特性 幅频特性 相频特性 二阶传感器 (1)频带:传感器增益保持在一定值内的频率范围称为传感器的频带或通频带,对应有上、下截止频率。 (2)时间常数? :用时间常数? 来表征一阶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越小,频带越宽。 (3)固有频率?n :二阶传感器的固有频率?n表征了其动态特性。 传感器频率响应特性指标 基本参数指标 环境参数指标 可靠性指标 其它指标 传感器的技术指标 基本参数指标 量程指标: 量程范围、过载能力等 灵敏度指标: 灵敏度、分辨力、满量程输出等 精度有关指标: 精度、误差、线性、滞后、重复性、灵敏度误差、稳定性 动态性能指标: 固定频率、阻尼比、时间常数、频率响应范围、频率特性、临界频率、临界速度、稳定时间等 环境参数指标 温度指标: 工作温度范围、温度误差、温度漂移、温度系数、热滞后等 抗冲振指标: 允许各向抗冲振的频率、振幅及加速度、冲振所引入的误差 其他环境参数: 抗潮湿、抗介质腐蚀等能力、抗电磁场干扰能力等 可靠性指标 工作寿命、平均无故障时间、保险期、疲劳性能、绝缘电阻、耐压及抗飞弧等 使用有关指标: 供电方式(直流、交流、频率及波形等)、功率、各项分布参数值、电压范围与稳定度等 外形尺寸、重量、壳体材质、结构特点等 安装方式、馈线电缆等 其他指标 (一)与测量条件有关的因素 (二)与传感器有关的技术指标 (三)与使用环境条件有关的因素 (四)与购买和维修有关的因素 传感器的正确选用 一、与测量条件有关的因素 (1)测量的目的; (2)被测试量的选择; (3)测量范围; (4)输入信号的幅值,频带宽度; (5)精度要求; (6)测量所需要的时间; (7)输入信号的形式。 传感器的正确选用 二、与传感器有关的技术指标 (1)精度; (2)稳定度; (3)响应特性; (4)模拟量与数字量; (5)输出幅值; (6)对被测物体产生的负载效应; (7)校正周期; (8)超标准过大的输入信号保护。 传感器的正确选用 传感器的正确选用 三、与使用环境条件有关的因素 (1)安装现场条件及情况; (2)环境条件(湿度、温度、振动等); (3)信号传输距离(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