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节好
【教法课】一节好课,你要抓住这68个点
感谢您关注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关注,请点击标题下方的“中国教育报”关注我们
圞圞各位老师,您在一个学期里是不是经常要去听几节好课呢?
圞圞通过听其他老师的公开课,我们自身的能力也能得到提高。但您知道,一节公开课应该怎么听,才能听出价值呢?
圞圞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找准“点”,才能发现亮点所在。不仅听课需要注意这些点,我们老师上课时也是如此,只有知道哪里能出彩,才能更好地着力。
圞圞有老师就为我们总结了老师听评课的68个观察点,这些您注意到了吗?快来学学吧!
一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二倾听
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
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三互动
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四自主
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五达成
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
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六环节
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七呈示
22.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
23.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
24.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
25.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
八对话
26.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
27.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
28.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
九指导
29.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
30.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
31.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
十机智
32.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
33.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
34.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
35.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
十一目标
36.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
37.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适合该班学生?
38.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
十二内容
39.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
40.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
41.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
42.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十三实施
43.预设哪些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与学习目标适合度?
44.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
45.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
十四评价
46.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
47.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
48.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
十五资源
49.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
50.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51.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
52.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
十六思考
53.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
54.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
55.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
56.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十七民主
57.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
58.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59.师生行为(情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