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9煤的热解与黏结成焦
(多媒体课件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煤的热解过程及热解化学反应,理解煤的黏结成焦机理及影响焦炭强度的主要因素,掌握煤黏结性与结焦性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内容:
基本概念:煤的热解、胶质体、液晶、中间相小球体、
基本原理:
煤的热解过程
煤热解主要化学反应
胶质体的质量(数量与性质)表征
煤的黏结与成焦机理
影响焦炭的主要因素
引言:
煤的热解是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持续加热至较高温度时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的总称。同义词:热分解、干馏
黏结与成焦是煤在一定条件下热解的结果。以煤的热解为基础的煤热加工,尤其炼焦是煤炭综合利用中最重要的工艺。因此,研究煤的热解对煤的热加工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开发煤的热加工技术,研究煤的结构。
9.1煤的热解过程
黏结性烟煤的热解过程
序号 一 二 三
阶段 干燥脱气 活泼分解 二次脱气
温度范围℃ <350~400 350(450)~550 550~1000
物相变化 不变 软化、胶质体、固化 半焦收缩形成裂纹
过程本质 脱附 裂解为主 缩聚为主
主产物 干煤 胶质体 半焦—焦碳
热效应 吸热 吸热 放热
9.2煤热解化学反应
煤的热解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过程,包括有机质的裂解,裂解产物中轻质部分的挥发,重质部分缩聚。挥发产物在一出过程中的分解与化合。缩聚产物在更高温度下的再裂解与再缩聚。
总的来说,包括裂解与缩聚两大类反应,前期以裂解为主,后期以缩聚为主。其间既有平行反应,也有交叉反应。
从煤的分子结构看,热解反应的影响主要是基本结构单元周围的侧链和官能团,基本结构单元之间的桥键。对热不稳定成分与不断裂解,形成煤气、焦油等低分子化合物,以挥发的形式析出;基本结构单元的核对热稳定,互相缩聚形成固体产品(半焦或焦炭)。
(1)有机化合物的热裂解
有机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决定于其键型与键能。
烃类热稳定性的一般规律是:
缩合芳烃>芳烃>环烷烃>烯烃>炔烃>烷烃
芳环上侧链越长,越不稳定;芳环数越多,侧链也越不稳定。
在缩合芳烃中,缩合环数越多,越稳定。
(2)煤热解主要化学反应
裂解反应
桥键断裂生成自由基
脂肪侧链裂解生成气态烃
含氧官能团生成CO、CO2、H2O
煤中低分子化合物裂解生成气态烃
一次热解产物的二次热解反应
裂解反应 生成更小分子气态烃和热解碳
脱氢反应 环烷烃芳构化
加氢反应 苯环去侧链
缩合反应 芳烃稠环化
桥键分解 生成气态烃
缩聚反应
胶质体多相缩聚反应生成半焦
半焦缩聚生成焦碳
9.3煤热解动力学研究
形成机理 1928年,英国惠勒(R.V.Wheeler)等从煤的分解温度、软化温度和流动现象出发,开始探索胶质体生成机理。至20世纪50年代,已出现众多解释,其中以热沥青质机理和偏塑性体机理较为流行。热沥青质机理认为,软化是煤热解的渐进过程,热解使煤部分地成为流动物,这种流动物状似热沥青,故叫做热沥青质,它是煤经加热后的分解产物,并非煤本身原有的物质。流动物经一次裂解产生初次煤焦油和少量煤气,在一定温度范围和一定时间内,尚未热解的煤就分散于此流动物中,从而形成胶质体。20世纪50年代,荷兰克勒维伦(D.W.Wan Krevelen)等用偏塑性体理论较全面地研究了胶质体的生成和缩聚反应动力学,提出胶质体生成和转化成焦炭的三个按顺序发生的反应
粘结性煤(P) 胶质体(M)
胶质体(M) 半焦(R)+一次气体(G1)
半焦(R) 焦炭(S)+二次气体(G2)
k1,k2,k3为反应速度常数。反应(1)为解聚反应;反应(2)为裂解缩聚反应;反应(3)为缩聚脱气反应。粘结性煤P经加热后,发生解聚反应而生成胶质体M(又称偏塑性体,以区别于通常的塑性体);当进一步升高温度后,胶质体则经裂解缩聚反应,转变为半焦R和一次气体G1。导致胶质体生成和转变的上述两个反应均后一级反应。因此,胶质体的性质决定于它的浓度(M/P0),其中P0为起始煤的质量。由反应动力学研究,还得出了反应速度常数和反应活化能。反应活化能为210~250kJ/mol。
还没有一个能全面反映胶质体性质的指标。就胶质体时主要性质而言,有热稳定性、粘结性、流动性、透气性和膨胀性等。热稳定性用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皮带硫化知识.doc VIP
- [紧固件]常用紧固件选型设计.pdf VIP
- 高速公路钢筋混凝土盖板涵首件施工方案.doc VIP
- 解读《GB_Z 44526 - 2024无损检测 操作能力鉴定》全面解读.docx VIP
- 本田GX630-660-690发动机维修手册.pdf VIP
- 2025四川成都东部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企业招聘产业招商等岗位9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全国通用)01-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20210129-中信建投-因子深度研究系列:高频订单失衡及价差因子.pdf VIP
- 发电厂检修规程.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素质调研七年级英语试题(含听力材料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