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届二轮复习 专题13 图象问题 教案.docx
考题一 图象的识别1.会识图:理解图象的意义,斜率、截距、面积的意义,并列出公式.2.会作图:依据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规律作出图象.3.会用图:能结合物理公式和图象解决物理问题.例1 a、b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在t=0时刻,b车在a车前方500 m处,它们的v-t图象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等于物体b的加速度B.在整个运动过程中,a、b两车可以相遇两次C.在第60 s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D.在第40 s末,a、b两车相距900 m 解析 由图可知,a车加速度为a1=1.5 m/s2,b车加速度为a2=2 m/s2,A错误;第20 s时,a车位移为x1=×20 m=500 m,b车没动x2=0 m,则x1=x0,a车追上b车;第60 s时,a车位移为x1′=x1+40×40 m=2 100 m,b车位移为x2′= m=1 600 m,则x1′=x2′+x0,b车追上a车,即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两车相遇两次,B正确,C错误;在第40 s末,a车位移x1″=x1+40×20 m=1 300 m,b车位移x2″= m=400 m,则两车相距Δx=x1″-(x2″+x0)=400 m,则D错误.故选B.答案 B变式训练1.一个质量为1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对物体施加一个大小变化但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使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了3 s.若要使物体在3 s内运动产生的内能最大,则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应为( )答案 B解析 由题意可知,物体在3 s内运动的位移最大时,产生的内能最大.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μmg=2 N,当F=5 N时,a1==3 m/s2,当F=3 N时,a2==1 m/s2,当F=1 N时,a3==-1 m/s2.根据四个图象的情况,作出对应的v-t图象如图所示,可知B图在3 s内的面积最大,即物体位移最大,故内能最大.故选B.2.在“蹦床”娱乐活动中,从小朋友下落到离地面高h1处开始计时,其动能Ek与离地高度h的关系如图2所示.在h1~h2阶段图象为直线,其余部分为曲线,h3对应图象的最高点,小朋友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和一切摩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图2A.整个过程中小朋友的机械能守恒B.从小朋友的脚接触蹦床直至蹦床被压缩至最低点的过程中,其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C.小朋友处于h=h4高度时,蹦床的弹性势能为Ep=mg(h2-h4)D.小朋友从h1下降到h5过程中,蹦床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pm=mgh1答案 BC解析 小朋友接触蹦床后,蹦床对小朋友的弹力做功,故整个过程中小朋友的机械能不守恒,A错误;从小朋友的脚接触蹦床直至蹦床被压缩至最低点的过程中,蹦床对小朋友的弹力先小于重力,后大于重力,随着弹力的增大,合力先减小后反向增大,故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B正确;由题图知,小朋友在h2处和h4处动能相等,根据蹦床和小朋友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得,小朋友处于h4高度时,蹦床的弹性势能为Ep=mg(h2-h4),C正确;小朋友从h1下降到h5过程中,蹦床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pm=mg(h1-h5),D错误.3.如图3所示,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有两根竖直放置的平行粗糙导轨CD、EF,导轨上放有一金属棒MN.现从t=0时刻起,给棒通以图示方向的电流且电流强度与时间成正比,即I=kt,其中k为常量,金属棒与导轨始终垂直且接触良好.下列关于棒的速度v、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图3答案 BD解析 从t=0时刻起,金属棒通以I=kt的电流,由左手定则知,安培力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使其紧压导轨,导致棒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增大,加速度减小,因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滑动摩擦力等于重力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当安培力继续增大时,滑动摩擦力大于重力,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与速度方向相反,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考题二 图象的综合应用1.物理图象不仅能够直接反映物理量的大小、方向,而且图线的斜率、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也有特定的物理意义.在解题时要充分理解图象反映的信息,挖掘图象中隐含的条件.2.通过分析图象,能够根据相应的物理知识来建立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式,可以直接读出或求出某些待求的物理量,还可以探究某些物理规律,或测定某些物理量,分析某些复杂的物理过程.3.掌握用物理图象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对物理图象的分析来提高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例2 如图4甲所示,在距离地面高度为h=0.80 m的平台上有一轻质弹簧,其左端固定于竖直挡板上,右端与质量m=0.50 kg、可看作质点的物块相接触(不粘连),OA段粗糙且长度等于弹簧原长,其余位置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届二轮 胚胎工程、生态工程及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专题卷.docx
- 2016届二轮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专题检测卷.docx
- 2016届二轮复习 专题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学案.docx
- 2016届二轮复习 克隆技术及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
- 2016届二轮复习把握机会,民族复兴课件(共17张) 全国.pptx
- 2016届二轮复习胚胎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伦理问题及生态工程教案(适合全国).docx
- 2016届云南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理)(解析版).docx
- 2016届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讲义:必修1_第二章_第3讲_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docx
- 2016届浙江省东阳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理)试题.docx
- 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古诗鉴赏 真题真练 课件(50张).pptx
- 森林群落发育及演替.ppt
- 2025届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中考一模数学卷(含解析).pdf
- 高中历史选择题考试技术(四)考试技巧之逻辑判断 用“全面”的观点 高考历史做题方法指导.pptx
- 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pptx
- 2025届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中考一模数学试卷(附解析).docx
- 2025届江苏省扬州市中考一模数学试卷.docx
- 2025届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中考一模数学试卷(附解析).docx
- 9.3 力与运动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苏科版).pptx
- 2025届江苏省中考数学一模试卷(附解析).docx
- 2025年江苏省常熟市中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数学试卷(附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