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 案 首 页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次 时数 课型 新授课 课题(章节、标号和本课的题目) 废墟的召唤 教学目标(从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两方面说明)
一、 了解有关圆明园的历史,理解文中“废墟”的现实指向,领悟文章主旨。
二、 体味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三、 品味文章凝重优美的语言和简约含蓄的笔法。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有关圆明园的历史,理解文中“废墟”的现实指向,领悟文章主旨。
难点:品味文章凝重优美的语言和简约含蓄的笔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讲练综合法、讨论法、实验观察法、模拟法)及教具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具应用:图片、等
讨论法 幻灯片 板书设计(主板书标题、层次、图形位置、分栏区个数、副板书位置等):
《废墟的召唤》
融情于景 描写议论
尽每一个我的责任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废墟记录着历史,更呼唤一切爱国人士在不忘历史的同时,
更要呼应时代的召唤,投身到伟大的变革中,去奋斗,去建设新的一切。 作业:
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 后记(经验、不足):
教 案 内 容
教学过程(讲授内容、专业案例、职业案例、育人案例、提问内容与方法、导入方法、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时间把握、作业布置、演示部分的策划、结束方式): 重点环节
提 示 一、导入新课
作家雨果先生没有到过圆明园,但他借助自己对东方艺术的透彻理解和丰富想象,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无比华美、举世无双的园林景观“圆明园”。就是这样一个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却被英法侵略者焚掠。今天,留在原处的是一片废墟,面对这片废墟,我们应该尽怎样的责任呢?
二、讲授新课 《废墟的召唤》
1.关于作者
宗璞(1928—)女,祖籍河南南阳唐河,在北京出生,原名冯钟璞,当代作家,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退休于中国社会科学业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中国著名作家、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1928年7月生于北京,十岁时随家庭南迁到昆明。上过南菁小学和西南联大附中。1946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外文系,后转人清华大学外文系,1951年毕业。曾在中国文联、文艺报等单位工作。1960年调《世界文学》编辑部。“文革”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等,《红豆》曾受到不应有的批判。“文革”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宗璞小说散文选》。后来又抱病奋力创作反映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命运的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其第一部《南渡记》已于1987年问世,获得了好评。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成名作为1957年的短篇小说《红豆》。新时期她开始大量发表作品,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三生石》(获第 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蜗居》《我是谁》等。1988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南渡记》,1996年由华艺出版社出版四卷本《宗璞文集》。1994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铁箫人语》,其作品大多反映中华知识分子的生活。
宗璞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宗璞在病中苦耕,历时7年,《南渡记》的第二部《东藏记》终于面世。计划中尚有《两征记》《北归记》,是总书名为《野葫芦引》的多卷长篇系列。
宗璞以她细密从容的叙述方式,建立起优美温婉的语言风格。众多的人物命运和世相心态,在看似平淡的生活情境和细节中缓缓展开,伏有大气磅礴的布局。宗璞笔下的战争没有刀光剑影,却烙刻了深重的精神创痕,并具有一种柔性的书卷气息。那种浸入骨髓的文化质感,在阅读中竟令人有如置身于《红楼梦》的语境之中。读《东藏记》这样隽永而精致的小说,真是受益又享受。还有《紫藤萝瀑布》。
2.宗璞的主要作品:
《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弦上的梦》、《三生石》、《宗璞小说散文选》、《野葫芦引》(《东藏记》、《南渡记》、《两征记》、《北归记》)《总鳍鱼的故事》、《蜗居》、《我是谁》、《紫藤萝瀑布》。
3.宗璞的写作与渊源
“人道是锦心绣口,怎知我从来病骨难承受。兵戈沸处同国忧。覆雨翻云,不甘低首,托破钵随缘走。悠悠!造几座海市蜃楼,饮几杯糊涂酒。痴心肠要在葫芦里装宇宙,只且将一支秃笔长相守。”这首散曲是宗璞先生自述生平的戏作,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却是她创作的艰辛与执著。
在陪同宗璞先生在嘉定看病时,听她慢慢地向医生叙述自己的病情,真的觉得这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