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力牵引与控制设计(C车)材料.doc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力牵引与控制设计(C车)材料.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力牵引与控制课程设计(C车) 关键词:电力电子器件;变流技术;控制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力牵引与控制 牵引传动及控制技术是轨道交通机车车辆必须的技术配置,它推动了机车车辆技术的进步,成为高速铁路和重载货运发展的基础。可以说,是否拥有成熟的牵引传动及控制技术,已经成为一个国家铁路技术水平发展程度的衡量标准。同时,牵引传动领域的技术进步和成熟,将辐射到电气自动化、节能等诸多领域,带动相关技术领域共同进步与发展。 1.1电力牵引与控制技术的发展 电力牵引作为轨道交通牵引动力的世界性趋势在发展,自1879年德国诞生第一辆电力机车以来,它己登上了牵引动力的首席。与以煤作为动力能源的蒸汽机车牵引和以油作为动力能源的内燃机车牵引相比,电力牵引具有突出的优越性[(}l0根据所采用传动电机是直流牵弓1电机还是交流牵引电机的不同,电力牵引传动方式可以分为直流传动和交流传动两大类。 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上电力牵引直流传动技术已经发展到了顶峰。然而,长期以来的运用也暴露出了直流传动的弱点和缺陷,那就是受到直流换向的限制,电机的故障率高、检修维护困难、功率和转速难以进一步提升,再加上直流电机效率低、恒功范围窄、粘着利用率低、整车功率因数低。因此,从上世纪70年代国外就开始了交流传动机车的工程化工作。1979年,第一批工程化的E124系列大功率干线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研制成功,揭开了交流传动技术发展的序幕。截止上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己经开始逐渐普及交流传动,不论是高速、干线还是城市轨道交通均采用交流传动动力装置,新造机车车辆己不再装备直流传动的动力装置。交流传动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同步传动,另一种是异步传动,后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主流模式,前者仅在前期被法国等少数国家采用过。交流传动克服了直流传动的固有弱点,使轨道牵引动力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随着微机控制技术和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技术的发展,交流传动技术已经取得了工程化的巨大突破,交流传动单轴功率己达到I800kV},电机转速己超过4000rlmin,较直流传动几乎提高了一倍,而重量则更轻。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的出现,GT4晶闸管替代快速晶闸管,以及IGBT. IPM, IGCT等新器件的成功应用;微处理器替代电子模拟控制装置,具有高动态性能的磁场向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方法对转差频率控制方法的更新;冷却方式从风、油、沸腾等介质发展到水冷却等一系列新技术进步。这样就使得轨道电力牵引动力的重载化和高速化得以顺利实现。从过去30年来国际上电力牵引动力发展的历程看,交流传动有优异的牵引一制动特性,可以实现高粘着性能:持续功率大,重量轻、体积小,且有很宽的恒功速度范围,它所能达到的高起动力、大持续功率和宽大的恒功区等特点,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通用型机车”。由于交流传动可以实现功率因数近似1,具有广泛的再生制动功能,很小的对通信干扰作用,大大减少了的维修量和维修成本等优势,使电力牵引动力从直流传动向交流传动转换的步伐不可逆转。中国铁路要实现技术上的跨越,必须尽快完成电力牵弓}动力从直流传动向交流传动的转换‘z-}}0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始了对交流传动技术的跟踪和研究。经过较长时间的研究和试验,于土世纪90年代初期自主完成了i OOOkW电压型非对称快速晶闸管油冷变流机组和1025kW三相异步牵引电机的研制。1995年6月,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和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合作研制成功我国首台干线交流传动原型车—AC4000,同年年底在环行试验基地完成了最高速度120krn/h的各项运行试验,实现了我国交流传动电力机车“零”的突破。1998年12月,铁道部提出“争取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完成直流传动向交流传动转换”的目标,“十年转换”工程对交流传动系统的开发为高速运载工具提供了新的动力。根据国际发展潮流,铁道部又提出2000年为“高速、交传、发展”年。在引进、吸收、消化原则指导下,2000年“九方”号DJ型交流传动高速客运电力机车、“蓝箭”号DJJ1型动力集中式交流传动高速电动车组先后研制成功,2001年“先锋”号DJFi型动力分散式交流传动高速电动车组也相继问世,并都取得了高速运营的经验。2000年11月,“蓝箭”号广深线最高试验速度236km/h,并在广深线承担了“公交化”繁忙商业运营;2001年1月,“九方”号广深线最高试验速度231km/h; 2001年I1月,“先锋”号广深线最高试验速度249.SkrnTh} 2002年9月秦沈线最高试验速度292ktx}lh。在自主开发方面,2001年起我国相继研制成功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DJ2型“奥星”交流传动高速客运电力机车和DJ12“中华之星’,交流传动高速客运电动车组,后者于2002 年11月27日在秦沈客运专线试验中,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