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三节望舌苔.pptVIP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节望舌苔

舌苔是病邪深浅及其性质的反映。 望舌苔包括望苔质和望苔色两部分。 一、苔质 厚薄、润燥、腻腐、剥落。 (一)薄、厚苔 舌象特征 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体的称为薄苔,见底; 不能透过舌苔见到舌体之苔则称厚苔,不见底。 临床意义 主要反映邪正的盛衰。 ●疾病初起在表,病情轻浅,未伤胃气,苔亦无明显变化,可见到薄苔。 ●舌苔厚或中根部尤著者,提示胃肠内有宿食,或痰浊停滞,主病位在里,病情较重。 ●舌苔由薄变厚,提示邪气渐盛,为病进; ●舌苔由厚渐化,舌上复生新苔,提示正气胜邪,为病退的征象。 ● 薄苔突然增厚,提示邪气极盛,迅速入里; ●厚苔骤然消退,舌上无新生薄苔,为正不胜邪,或胃气暴绝。 (二)润、燥苔 舌象特征 ●舌苔干湿适中,不滑不燥——润苔; ●水分过多伸舌欲滴,扪之湿而滑——滑苔。 ●舌苔干燥,扪之无津,甚则干裂——燥苔; ●苔质粗糙——糙苔。 ? ●润苔——是正常舌苔的表现; 津液未伤,如风寒表证、湿邪初起、食滞、瘀血等。 ●滑苔——主痰饮、主湿。如寒湿,阳虚 ●燥苔——津液已伤。如高热、大汗、吐泻后,或过服温燥药物,津液不足,苔失滋润而干燥。或阳气为阴邪所阻,不能上蒸津液而见燥苔。 ●糙苔——燥苔进一步发展,热盛伤津重证,湿浊内停,水液布散不利。 (三)腻、腐苔 ●腻苔——苔质颗粒细腻、致密,融合成片,如有油腻,中厚边薄, 紧贴舌面,揩刮不易脱落。 ●腐苔——苔质颗粒较粗大而根底松浮,如豆腐渣堆铺舌面,边中皆厚,揩之可去,或成片脱落,舌底光滑。 ●脓腐苔——舌苔如有疮脓。 察腐腻可知阳气与湿浊的消长。 临床意义 ●腻苔——湿浊内蕴,阳气被遏。 舌苔腻而滑——痰浊寒湿内阻,阳气被遏; 舌苔厚腻如积粉——时邪夹湿,自里而发, 舌苔厚而粘腻——胃湿浊之邪上泛。 ●腐苔——阳热有余,蒸腾胃中腐浊邪气上升,多见食积痰浊。 ●脓腐苔——热痈,邪毒内结 (四)剥苔、类剥苔 舌苔全部或部分剥落,剥落处舌面光滑无苔。 ●前剥苔;●中剥苔;●根剥苔; ●鸡心苔 ●花剥苔——舌苔多处剥落, 舌面仅斑驳片存少量舌苔; ●镜面舌——舌苔剥落殆尽,舌面光滑如镜。 ●类剥苔——舌苔剥落处,舌面不光滑, 仍有新生苔质颗粒或乳头。 ●地图舌——舌苔大片剥落,边缘突起, 界限清楚,剥落部位时时转移。 主胃气匮乏,胃阴枯涸或气血两虚 。 ●舌红苔剥——阴虚; ●舌淡苔剥——血虚,或气血两虚; ●镜面舌——多见于重病阶段, 镜面舌色红——胃阴干涸,胃无生发之气; 舌白如镜——营血大亏,病危难治。 ●舌苔部分剥落,未剥落处仍有腻滑苔—— 正气已虚、湿浊之邪未化,病情复杂。 ●先天性剥苔是生来就有的剥苔,其部位常在舌面中央人字沟之前,呈菱形,多因先天发育不良所致。? (五)偏全苔 病中见全苔,邪气散漫。 舌苔偏于某处,舌所分候脏腑邪气停聚。舌苔布于局部,邪气局限。 (六)真假苔 真苔(有根):舌苔紧贴舌面,刮之难去,刮后有垢;脾胃生气熏蒸食浊 假苔(无根):舌苔不紧贴舌面,刮之易去,刮后无垢;脾胃之气匮乏,不能续生新苔。 病之初期、中期舌苔有根比无根为深为重,后期有根苔比无根苔为佳,因为胃气尚存。 可判断病德轻重与预后。 二、苔色 白苔、黄苔、灰黑苔 (一)白苔 (1)舌象特征 白苔有薄厚之分。 薄白苔——透过舌苔可以看到舌体的白苔; 厚白苔——舌体被苔遮盖而不透出的白苔。 (2)临床意义—— 正常、表证、寒证、湿证。? ●舌苔薄白而润——正常舌象,或为表证初起, 或里证病轻,或阳虚内寒。 ●薄白而干——风热表证。 ●薄白而滑——外感寒湿,或阳虚水湿内停。 ●白厚腻苔——湿困,痰饮,食积。 ●白厚腻干苔——湿浊中阻,津气不化。 ●积粉苔——白苔如积粉,扪之不燥,常见于外感温热病,秽浊湿邪与热毒相结而成。 ●苔白而燥裂,扪之粗糙,提示燥热伤津。 (二)黄苔 (1)舌象特征 有淡黄、深黄和焦黄苔之别。 (2)临床意义 ——主热证、里证。? ●舌苔由白转黄,邪已化热入里。 苔色愈黄,邪热愈甚。 淡黄苔为热轻, 深黄苔为热重, 焦黄苔为热极, 黄腻苔为湿热。 ●薄黄苔——邪热未甚,多见于风热表证, 或风寒化热入里。 ●黄白相兼

文档评论(0)

118boo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