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雄性不育的应用探讨.pdf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米雄性不育的应用探讨.pdf

玉米雄性不育的应用探讨 宗式群 徐培华 李文裕 (江苏省如皋市种子管理站) 摘要:玉米雄性不育性的利用是提高玉米杂交种子质量节【省本的有效措施a通过引进不 育胞质材料,开展玉米雄性不育化制种技术研究,将本地主要推广品种进行转育,并在生产 上得到应用。研究表明,当前玉米雄性不育化制种技术己进入推广应用阶段。 关键词:玉米:雄性不育;应用 1、概述 玉米杂交种的推广是人类在农作物生产上应用杂交优势最成功的范例,但近年来由于 人工去雄不及时,不彻底、不干净,造成相当一部分自交苗,严重影响杂交优势的发挥,甚 至酿成种子质量事故。据孙国发等报导,1994年国家技术监局河南省检测中心在5省37个 单位抽查108份玉米种子,样品合格率仅为2.8%,其中88份杂交种无一份达到国家二级标 准。1995年国家抽样检测合格率亦仅为8.6%,其中杂交种仅一份合格。可见,改进技术, 加强管理,己成为提高纯度的当务之急。 采用玉米雄性不育制种技术可从根本上杜绝母本自交株,提高种子质量。由于美国自 1970年遭受玉米小斑病T小种的专性侵染,造成大面积减产,被迫停止雄性不育制种。但 随着技术进步,雄性不育化制种面积逐步得到恢复,1986年美国利用玉米雄性不育系配制 的杂交种占12%,1994年己上升至1/3。我国自80代以来,在丹玉13号、中单2号、华玉 2号、苏玉6号、苏玉12号等玉米品种上都应用了雄性不育系,且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和经济效益。 贝克特(Becktt,1971)将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划分为C组、S组、T组,而我国扬州 大学生物工程实验室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发现一种不同于上述三种组别的胞质不育类型,定 名为YII.1型。因此目前的玉米胞质划分为四个类型,即C、T、S、YII.1型。其中,C、 S、Y II.1三种不育类型己在生产得到应用。 1995年春,我们引进YII.1雄性不育胞质材料,积极开展玉米不育化育种和制种技 术应用研究。 2、应用 2.1、不育系的转育及表现 为尽快将玉米雄性不育应用于玉米生产,我们首先从本地主要推广品种作手,对其亲 本进行转育。 . 1995年春,我们引进Y II.1型玉米不育胞质后,将本地推广的主要品种掖单13号、 掖单四号、掖单5l、苏玉九号等品种的母本478、8112、832、414等7份自交系9份材料 进行网交转育。同年秋季利用当地塑料大棚进行秋繁回交转育。后经过两年的春、秋和海南 冬繁的加速回交转育,性状基本稳定。1997年,进一步与扬州人学农学院合作,引进478A.1、 478A·2、478A-3三个不育系。在转育过程中.我们不断对其育性进行鉴定,凡是在穗行中 165 发现不育株的,坚决淘汰,只保留不育性达100%的穗行。在育性稳定后,即对各穗行的不 育系和保持系分别配组进行配合力鉴定。根据配合力鉴定结果,义人量淘汰配合力低的穗行, 只保留配合力与保持系相当或增产的穗行,形成稳定的不育系478A、8112A、832A等。 不育系转育操作规程图 早A(当选不育系)X 6B(当选保持系)刁 同交三至五代,骂臣爿国方法与回交一代相同; ▲7 ◆ 早A(当选不育系) × 6B(当选保持系)口 要求:继续进行l对1转育3.5穗 要求:淘汰不育性达不到100%、不具备 典型性状、抗病必性差的穗行,淘 汰率在60.70% 要求:开始测配,并按原方法进行转育 和淘汰 选择高配合力穗行进行扩繁、制种、试验、示范、推广 通过对不育系的观察,发现所有不育系与保持系(原品种亲本)之间除育性不同外, 其植株性状、生育期、抗病性等没有太大差别,在单株产量上略有增加,主要是雄性不育减 少雄穗对养分的消耗。 2.2、“两系掺和法品种的选育及表现 在将本地主要推广品种的母本自交系成功转育成不育系后,我们先后开展掖单四号、 掖单13号、掖单51的制种技术研究和应用。由于这些品种的父本对Y II.1型不育性不能 恢复,我们也采用了当时玉米雄性不育化制种上广泛使用的“两系掺和法”。我们使用478A 不育系和478B保持系同时生产不育的掖单13号和可育的掖单13号。在播种前将不育掖单 13号和可育掖单13号按3:l的比例混合,再利用种子包衣技术,在种子包衣时进一步拌和 种子,确保不育种子和可育种子充分混合,在大田种植时,可育株能均匀分布在田间,所有 植株都能安全授粉受精。 “两系掺和法”掖单13号推厂4后,增产效益显著。1998年,如皋市在全市23个乡镇 推广2350hm2。占全市玉米面积的10%,据大田调查和各乡镇反映,不育化掖单13号比普 通掖单13号增产10%左右,即每公顷增产600kg左右,其中在何庄、桃园两乡分别种植了 不育化掖单13号105和205 hm2,多点测产和调查显示,不育化掖单13号比当地种植的正 常胞质的普通掖单13号平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