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阿干镇现况简述
阿干镇现况简述
阿干镇,在中国版图上找不到这样一个名字,在全国数百家资源型城市中也是微不足道,但这里煤炭的开采之路却有着500年的漫长历史,在这500年的钻探“征途”中,阿干镇人的血汗散遍了这里的千沟万壑,而同时,埋藏在这里的丰富煤炭资源一天天被他们运走,今天阿干镇人留给自己的只剩下一座座随时都可能塌陷的山包。现状和问题:街道建设 满目疮痍第一次走进阿干镇的人,很难相信这里曾经是一座年税收超过1700万的小康镇,因为走在这个小镇的街道上根本感受不到它的繁华,望穿10里长街,这里最好的楼房只有4、5层,基本都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产物。现有的街道铺面都很破旧,除了学生放学期间,整条街行人很少,一片萧条。阿干镇的衰落和资源枯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早在50年前,阿干镇的城镇建设和兰州市内相差无几,它和七里河并驾齐驱都属于兰州市的一个区,现镇政府的二层办公楼依然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建筑,据说是由苏联老大哥设计建造。楼内朱红色的木地板虽然因年久已经变形,屋顶的石膏板已开始脱落,但从这些装修不难看出,当年繁荣时的阿干镇也很“气派”。 由于经济效益的迅速下滑,阿干镇的城市建设几乎是上个世纪80年代原地踏步,在记者向一位退休职工询问住房条件如何时,老人指着旁边的一栋砖混楼笑着说:“我住的是新楼,还可以。”顺着老人的手势,记者仔细一看才发现,这栋家属楼已经十分陈旧,整个楼上没有阳台,看样子至少是20年前的建筑。的家属楼基本都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十几年前的建筑相对很少,有很多居民目前仍然住在50年前建的小平房里。”在阿干镇繁盛时期,整个阿干镇沿街的房子没有一间是空闲的,就连很破烂的临时简易房也能出租出去,而现在街道上的铺面很多都空闲着,显得很萧条。“空”山空矿 岂能靠住中国有句俗语:靠山吃山。几百年来,聚居在阿干镇周围的人们一直借靠这里丰富的煤炭资源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然而,今天对阿干镇人来说,靠山吃山即将变为一句空话。在经历了40多年的大规模机械化开采之后,阿干镇周围的储煤矿山已经基本被挖空,据有关方面透露,目前阿干镇探明可开采煤炭仅剩下300多万吨,估计5年后,阿干镇的煤炭资源将全部耗尽。 中国矿业协会统计,中国目前已经形成了390多座以采矿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其中,20%处于成长期,68%处于成熟期,12%处于衰落期。全国约有400多座矿山已经或将要闭坑,约有50多座矿城资源处于衰减状态,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阿干镇显然不在390座资源型城市之列,但它和阜新、大庆、大同、白银、攀枝花等城市一样, 属于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镇,因煤而立、因煤而兴,并最终为煤所困。阿干镇煤矿有着500年开采历史,是兰州市工业用煤和民用燃料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当地的老人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先有煤坑坑,后有兰州城”。阿干镇煤炭开采始于明朝洪武年间,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开始,阿干镇开始大规模机械化开采。目前阿干镇已探明储量为5700多万吨,43年来已开采原煤4278万吨。目前阿干镇探明可开采的煤炭残留量只剩下300万吨,其中有一半以上可能已经无法开采出来,按照当前每年30万吨的开采能力,5年后阿干镇的煤炭资源将全部枯竭。2000年10月曾作为支撑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阿干煤矿因煤炭资源枯竭,依法宣告破产。同时因中央及各级政府整顿和强化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乡镇煤矿个数也由原来的153个下降到21个。对于乡政财政收入有90%来自煤炭的这样一个小城镇,这就预示着摆在3万多阿干镇人面前的将是就业和生存难题,以往靠山吃山的好景将一往不复返。 基础设施 建设滞后在我国许多大矿山区,一般都是大企业、小政府,企业大财政,城市小财政。矿业企业创造的利税地方城市留成很低。阿干镇的情况就是这样,在40多年中,阿干镇前前后后为国家创造的社会财富多达30多亿,累计为国家上缴利税2.5亿元,上缴城市维护费1290万元,年均30万元,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推动了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而今天留在阿干镇的却只有英雄迟暮的悲壮。走进阿干镇给人的感觉似乎象是回到了20年前的中国小城镇,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十分滞后。别说道路亮化、街区绿化的“面子活”,就连交通、水电等直接影响居民生活的实际问题都因资金困难无法解决。阿干镇位于兰州市区南部,全镇下辖9个村,5个社区居委会,镇政府所在地距市区只有21公里。从道路交通来看,省道101线主干道之一——兰阿公路就是连系阿干镇和兰州的一条纽带,由于地形限制,兰阿公路沿途坡度大,弯道多,路面狭窄,无排水设施,翻浆严重,加上数十年的煤车砸压,这条省道更显颠簸,虽然现今运煤的车辆寥寥无几,不会出现压车现象,但20多公里的路途仍然需要近50分钟的时间。从通讯条件来看,全镇9个村,目前仅有离城区较近的4个村,50户农户安装了电话,占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