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书宋元明考古笔记.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书宋元明考古笔记

自书宋元明考古笔记条列一、制造业五大名窑:定汝官哥钧;六大窑系:定、钧、耀州、磁州、景德(青白)、龙泉(青)窑系;八大窑系:耀州、磁州、景德、龙泉、建阳、越州、定、钧;窑系:是指各窑其产品在造型、釉色、装饰、工艺等方面互相模仿认同大体相同的许多窑的群体。陶瓷史家常用多重次要体系的形成来概括宋代制瓷业发展的面貌;窑系在宋代形成,元代继续发展;耀州窑:中国北方青瓷窑,位于陕西省铜川市,始于唐而盛于宋,金元继续烧制明代衰落,耀州窑瓷器影响面大,耀州窑系为六大窑系之一,多青瓷,亦有黑釉、白釉、酱釉,多盘、碗,以三角支垫叠烧,代表器物为五代青釉提梁倒注壶;涩圈叠烧:入窑烧制前,在上号釉的器物胎底部去除一圈釉,使其露胎,然后将叠烧的另一器物的底爹置其上(底无釉),多个重叠,入窑烧成;宋代陶瓷业特点:数量大增;民窑兴起;五大八大;外销瓷增加;工艺增加(覆烧、涩圈叠烧、支烧);装饰胎釉并重;南宋南方制瓷业迅速发展;元代制瓷业特点:设置了专门的管理机构;新品种(元青花、釉里红、枢府釉瓷);青花瓷:根据目前发现始见于唐代,宋辽金未发现,元代达到鼎盛,元青花成为其时最杰出的代表,为以钴料为着色剂之原料绘制之高温一次烧釉下彩瓷器。明清制瓷业特点:制瓷业达到顶峰,多;普及;远销世界;中心转向景德镇;彩瓷发达;宋代钱币特点:年号多;大小不一;字体多;铜铁并用;纸币;交子:发行于北宋仁宗时期的货币,曾作为官方货币流通,在四川使用最久,最早是一种存款凭证,由于铜铁钱携带与使用不便而产的,最早由商人发行,后政府发行,三年一届,便于货币的交通与使用,具有某些货币的职能,虽与现代的货币有所不同,但被认为中国最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宋代铜镜特点:形式多样化;题材集中;细线浅浮雕;商标字号;宋代铜镜类型:素镜;缠枝花草镜;花鸟镜;神仙人物故事镜;八卦镜;纪年号明镜(湖州镜、饶州镜、成都镜);蹴鞠纹镜、海舶镜;湖州镜:南宋时期产于湖州之铜镜,多为素面,形状多葵花形,亦有圆形和方形,背后有铸造的商标性铭文,如“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远销海内外;金代铜镜的特点:主题纹饰多样化;边缘錾刻官府验记文字和押记;官铸私铸铭文;金代铜镜类型:双鱼镜;历史人物故事镜;盘龙镜;瑞兽镜;瑞花镜;元代铜镜类型:缠枝牡丹纹铜镜;神仙人物故事镜;双龙镜;铭文镜;素镜;墓葬七帝八陵:制北宋在巩义之帝陵,北宋九帝,徽钦二帝为掳,故祖宗真仁英神哲七帝在此,由宣祖之陵在此,安昌熙定昭厚裕泰,故为七帝八陵。北宋帝陵特点:①面山背水,南唯少室山北为伊洛河,南高北低;②按照“五音利姓说”选择吉地,安排陵位;③帝后同茔合葬单独起陵园,袝葬帝陵之西北;④设陵邑,建寺院;⑤规模不及唐陵,帝王去世七月建成,平地起陵;⑥神道上的石像生规制,帝陵为31对;棺床小账:辽代贵族墓葬容纳石棺之器,是中国古建中少见的木作建筑实物,棺床即是帐座,上面的建筑为帐头和帐身,为房屋样式,小帐放在一张外有围栏的须弥座式木棺床上,棺床遍施彩绘。为辽代契丹葬俗和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发现,也是契丹贵族着力仿学中原文化制度的一个重要物证。中原北方宋墓:①简单的装饰墓;②仿木结构装饰墓(雕砖家具、壁画)早期官员使用,后期平民使用,官员不再使用仿木结构装饰,演变为毫无装饰;北宋中原地区墓葬分期:第一期,北宋开国到仁宗天圣以前(960-1022),材料少,未有华丽的平民墓;第二期,仁宗天圣元年到哲宗元祐元年以前(1023-1085),平民小型砖室墓墓出现仿木斗拱,出现夫妇对坐、伎乐、出行场面,墓室均为方形或者圆形;第三期,元祐元年以后(1086-1127)仿木砖室墓大量出现,多角型墓和方形多角顶墓占统治地位,壁画华丽,仿木斗拱复杂;墓主人夫妇对坐、伎乐、杂剧、升仙装饰十分流行,平民墓的石棺椁都在这一时期;徽宗朝在各地发现漏泽园墓。南方地区宋墓的分期与分区:①长江下游地区:第一期建国到真宗;第二期为仁宗到北宋灭亡,前段为仁英神三朝;第三期为南宋时期,前段为高宗到宁宗,后段为理宗以后;②长江中游地区;③长江上游地区:第一类为土坑墓;第二类为长方形砖室墓;第三类为石室墓;第四类为悬棺葬,分为悬棺葬、岩棺葬、洞棺葬;④闵广地区,北宋为一期,南宋以光宗为界分两期。地区分期形制陪葬特点长江下游地区第一期(北宋早期祖宗真)竖土、砖室、砖石混铸多随葬越窑青瓷,陶俑,少铜镜晚唐五代风第二期(北宋中后期仁宗之后)前段(仁英神)砖室石顶流行越窑瓷器不见,多青白瓷,精湛,陶器减少,铜镜多形成宋墓特点后段(哲徽钦)竖土、砖室石顶、出现石室青白瓷主体、瓷质小盒普遍、出现黑釉碗多素面镜并列双室墓增加第三期(南宋)前段(高到宁)多石顶砖室墓,壁龛青白瓷大减,黑釉盏罐增,陶瓷漆少,较多金银首饰必出湖州镜铁镇墓地券后段(理宗后)长方形双室墓为主,石顶少券顶增加或以水银松香防腐、陶瓷器减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