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国际法学科开设英汉双语教学的思考.pdf
第18卷第3期 安康师专学报 V0lL 18 b3
2006年6月 Journal ofAnkang Teachers CoHege June.2o06
关于国际法学科开设英汉双语教学的思考
王 刚 ,李 岩2
(1.武汉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2;2.安康学院英语系,陕西安康725000)
摘 要: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往来的日益频繁,中国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大批既懂经济、懂外语,
又熟悉WTO规则和国际惯例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在国际法学科中开展双语教学,正是对这种需要的积极
回应。然而,我国目前的外语 (主要是英语)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对固际法学科人才的要求。本文
着重就如何加强和改善国际法学科双语教学展开探讨。
关键词:国际法;双语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4X(2006)o3—0105-03
On the Bilingual Teaching of International Law Courses
WANG Gang ,LI Yah
(1. llI School, Univers ,Wuhan430072,Hubei;
2.The西 Department,Ankang ,Ankang725000。Shaanxi,China)
Abstract:With Chinas entry into WTO and an increasingly close conteL~m intenu~onal U~tde,it turned up an tW-
gentdemandforthosewho,withagood commandof踟gIjsIl,caIl applytheWTO rulesaswellas otherinternation-
al regulations.For the purpose of meeting血is demand。a sign~cant reform should be taken upon the language
teach g ofinternational law courses with a series ofteaching metho出 and sub一8k~8,
Key words:international law;bilingual teaching;teaciflng curriculum
国际法学科主要分为国际公法 (即狭义的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以及国际经济法学三大专业门
类。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国际主权法律关系、法律冲突规范、国际司法协助、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国
际金融关系等。该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与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
能够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对外交往需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法律实务能力的法
学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具备独立从事国际法学科研、教学工作、涉外司法以及外贸等工作的能力。
我国的国际法学学科建设始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历经法学宗师周鲠生、王铁崖、韩德培三位
先生数十年的辛勤耕耘,迄今为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国内各大学法学院均开设了国际法专
业,与国外各著名大学如哈佛、耶鲁等开展了广泛的国际法学术交流。国内各重点大学都设立国际法
专业硕士点、博士点,面向海内外招生,还有的甚至建立了专门的国际法研究所和博士后流动站。随
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我国已正式开始逐步履行 “人世”承诺和成员国义务,从而迫切
需要大量懂经济、懂外语,熟悉WTO规则和国际惯例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国家教育部正是基于这种
考虑,提出要求在包括法学在内的六个本科专业实行双语教学,以应对加 “人世”带来的挑战。因
此,在国际法学科中开展双语教学,既是对教育部文件要求的积极响应,也是顺应我国 “人世”后
社会发展需求的具体体现。
一 、 我国国际法外语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的外语 (主要是英语)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国际法学科人才培养的需求。一方面,外
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学习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