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磨子潭水库泄洪洞空化、空蚀问题原因分析与探讨.pdf
磨子潭水库泄洪洞空化、空蚀问题
原因分析与探讨
葛国兴 王久晟 西汝泽
(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蚌埠233000)
摘要本文结合磨子潭水库泄洪洞减压模型试验,对泄洪洞空化、空蚀产生的原因进行
分析与探讨,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提出改建方案与措施,以消除泄洪洞空化、空蚀现象,确
保泄洪洞运行安全。
关键词磨子潭,泄洪洞,减压,空化,空蚀,模型试验
1工程概况
磨子潭水库为20世纪50年代后期兴建的大(二)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是佛子岭水库上
游的梯级水库。工程位于东淠河上游的黄尾河上,控制流域面积为570kin2,水库总库容为3.
47亿m3。
水库枢纽工程包括拦河坝、泄洪隧洞、溢洪道和水电厂。
拦河坝为混凝土大头坝,最大坝高82.Om,坝顶长度331.Om。泄洪隧洞位于左坝肩,隧洞
度80%运行,相应最大泄量为406m3/s。
X
溢洪道位于大坝左岸,为6孔泄洪闸,闸孔尺寸(bh)为10.Om×6.2m,用弧型钢门控
900m3/s。
制,堰顶高程为196.Om,最大泄量为2
发电厂位于坝后河床右岸,装机一台,容量1.6万kW,最大引水流量41m3/s,多年平均发
电量约5000万kW-h。
2磨子潭水库泄洪洞主要存在的问题
门开启1/3又放了88h,经检查破坏仍有发展。其破坏位置在进El门槽下游顶部,两侧边墙,
度筋裸露4根,中墩右侧受力筋裸露10根,温度筋裸露3根。顶部钢筋也已裸露,混凝土尚未
脱离,(见表1)。为控制空蚀继续发生,后经论证,控制弧门开度80%运行,相应最大泄量为
406m3/s。1996年检查,进口空蚀仍未消除,原修补部位仍有50~70mm空蚀坑。
图1泄洪洞平面及纵剖面
表1 空蚀程度统计表
部位描。慧深度左鬻积右孑。慧深度右鬻积 备注
边墙 55.0 0.046 35.0 O.03 左墩外露竖筋11根
顶部 17.0 O.48 5.7 0.081 横筋4根
中墩 57.0 O.516 46.O O.3 右墩外露竖筋10根
总计 1.042 0.411 横筋3根
由泄洪隧洞于进口事故门不能动水下闸,尤其是深水下闸门轨道锈蚀,彻底改造困难。
全隐患。
3磨子潭水库泄洪洞减压模型试验
为消除泄洪洞空化、空蚀现象,确保泄洪洞运行安全。通过减压模型试验,观测水流空化
现象及相应条件以及水流空化生成和消失的演变过程,以便对泄洪洞空化、空蚀产生的原因进
行分析。
3.1模型设计
为保证空化现象在模型中重演,模型与原型空穴数相等,模型放在减压箱内进行试验,减
压箱高3m,宽1.5m,长14m;附属真空泵最大真空度98%,减压模型按重力相似准则和空穴
数相等条件进行设计,以保证模型水流与原型水流运动相似和空穴数相等。
3.1.1模型比尺
根据现有减压箱的长度、宽度,水泵的供水能力以及真空泵抽真空能力综合比较,模型比
尺取1:35,即Lr=35。相应物理量比尺如下:
流速比尺Vr一(h)1脂=5.92
流量比尺p=(b)吖2—7247.20
糙率比尺玎=(b)1届=1.81
3.1。2 模型范围
模型上游取自进水口,下游截取至老泄洪洞出口。进水口上游库区裁取范围,长度120m,
宽度50m。
3.1.3 减压箱内真空度设计
根据原型与模型空穴数相等,即:K=愚
K=掣铲
式中,H。为大气压力水柱;H为压力水柱;H。为某一温度下蒸气压力水柱(表2);K为原型某
点气穴数;走为模型相应点气穴数。K=k可得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