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60《日本國考略》(明)薛俊撰
日本國考略 (明)薛俊 撰
(日本國考略,一卷,明薛俊撰。薛俊,字梓山,浙江定海人,官至常州司訓。按本書各卷均不載撰人名氏,惟是篇著錄。)
薛俊 纂述
金陵王文光增補重刊
日本國考略
日本國考略補遺
●日本國考略
王者之於夷狄,疏而不戚,外之也。日本乃東夷一種,遐隔大海,其習俗妍醜,固不足為軒輊,第叛服不常,巧於用詭。語音不寄, (「語音不寄」,「寄」原作「奇」,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則向背罔知;事體不諳,則情偽莫測;計禦不密,則邊陲失守,然亦不可不加之意也。歲嘉靖癸未,變生倉卒,職是事者雖聞知食焉不避其難之為義,且不能為身計,而況於他乎?時南閩鄭侯崇善宰定海,目激其弊,謂往者既失之不預, (「謂往者既失之不預」,「謂」原作「諸」,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而來者宜圖之未然,謬以俊頗學古好修,以待時需者有年于茲,猥屬為考略,以便禦邊將士之忠於謀國者究覽。謂之考者,歷稽載籍及廣諏故老所聞, (「歷稽載籍及廣諏故老所聞」,「廣」原作「度」,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而非鑿空以愚人也。謂之畧者,事不關要,姑迷其槩,而不條為之贅也。
沿革略
疆域略
州郡略
屬國略
山川略
土產略
世紀略
戶口略
制度略
風俗略
朝貢略
貢物略
寇邊略
文詞略
寄語略
評議略
防禦略
○沿革略
日本國者,古倭奴國也。天御中主都筑紫日向宮,主邪摩維國,尹都、投馬種類,百有餘國,奄為所屬。號大倭王。傳二十三世,曰彥瀲尊, (「曰彥瀲尊」,原無「曰」字,據叢書集成本補。) 第四子神武天皇,自筑紫入都大和州橿原宮, (「自筑紫入都大和州橿原官」,「橿」原作「疆」,據宋史卷四九一外國傳七改。) 仍以倭為號。迄漢桓靈間,倭奴作亂,互相攻伐,歷年無主。有一女子,名卑彌呼者,年長不嫁,以妖惑眾,乃共立為王,法甚嚴峻,在位數年死。宗男嗣,國人不服,更相誅殺,復立卑彌呼宗女壹與,國遂定,時稱女王國。逮唐咸亨初,賀平高麗。稍習夏音,惡其名不善,乃更號曰「日本」,蓋取近日始升之意也。先秦時,遣方士徐福將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蓬萊僊,不得,懼誅,止夷、澶二州,號秦王國,屬倭奴,故中國總呼之曰「徐倭」,非日本正號也。又其性多狙詐狠貪,往往窺伺得間則肆為寇掠,故邊海復以倭寇目之,苦其來而防之密也。
○疆域略
東南大海中,依山島為居,西南皆距海,東北隅隔以大山,廣袤四面各數千里。東北山外,歷毛人國到文身國,約七千餘里,南到侏儒國,約四千餘里,西循一支乍,北望耽羅,渡百濟到樂浪及帶方等郡,約一萬二千里。
○州郡略
畿內所部有山城、大和、河內、和泉、攝津五州,共統五十三郡,故曰五畿。畿外所部東海道有伊賀、伊勢、志摩、尾張、參河、遠江、駿河、伊豆、甲裴、相模、武藏、安房、上總、常陸 (「武藏」原作「城藏」,「常陸」原作「常六」,皆據宋史卷四九一外國傳七改。) 十四州,共統一百一十六郡。 (「南海道」,原作「面海道」,據宋史卷四九一外國傳七改。) 南海道有伊紀、淡路、河波、讃耆、伊豫、土佐六州,共統四十八郡。 (「山陽道」,「陽」原作「野」,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按宋史卷四九一外國傳七作「小陽道」。) 西海道有筑前、筑後、豐前、豐後、肥前、肥後、日向、大隅、薩摩九州,共統九十三郡。北陸道有若狹、越前、加賀、能登、越中、越後、佐渡七州,共統三十郡。東山道有通江、美濃、飛驒、信濃、上野、下野、陸嶴、出羽八州,共統一百二十二郡。山陽道有播摩、美作、備前、備中、備後、安藝、周防、長門八州,共統六十九郡。山陰道有丹波、丹彼、徂焉、 (「徂焉」,宋史卷四九一外國傳七作「徂馬」。) 因幡、伯耆、出雲、石見、隱伎八州,共統五十二郡,故曰七道。其海曲之地又有一支島、對馬島、多褹島,各統二郡,故曰三島。
○屬國略
拘邪韓國,方可五百里,在新羅、百濟東南。渡一海約千餘里,曰對海國,居絕島,方可四百餘里,山險多深林,禽鹿千餘成羣。無良田, (「無良田」,「無」上原衍「戶」字,據叢書集成本刪。) 人食海物自活, (「人食海物自活」,原無「人」字,據叢書集成本補。) 乘船南北市糴。又南渡一海,約千餘里,曰瀚海國,方可三百餘里,多竹木叢林,戶三千餘,差有田地而不給,亦南北市糴。又渡一海,約千餘里,曰末盧國,戶四千餘,濱山海居。草木茂盛,行不見途人。 (「行不見途人」,「途」原作「前」,據叢書集成本改。) 好食鰒魚,水無淺深,皆沉没取之。東南陸行五百里,曰尹都國,戶千有餘。又東南百里,曰奴國,戶二萬餘。又東行百里,曰不彌國,戶千有餘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