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概览之民俗风情
连南瑶族自治县的排瑶“耍歌堂”
“耍歌堂”是连南瑶族自治县的排瑶以祭祖和欢庆丰收为主要内容的宗教节日。旧俗每隔三年、五年或八年,以排为单位在农历十月十六日前后举行“耍歌堂”活动。节日前,于农历七月七日各排老人商定活动事宜,活动时间三至七天。
活动主要程序是:首先由“先生公”带领全排人到大庙祭祀后,抬出大庙偶像游行,以幡旗前导,依次是长鼓队、牛角队、唢呐队、妇女队、青少年队、老人队,按规定的歌堂路前往歌堂坪,途中伴放铳炮、打锣鼓、吹牛角、吹唢呐助兴。歌堂坪放置间隔丈余的九排竹竿,每排9支,共81支,象征九州。次日, 举行“过九州”仪式(过山瑶称为“打番拜王”),男女皆穿红衣,头上束一相冠,带一把太阳伞,列队在广场,为首者敲着铜锣,带着大家跟着先生公在九行竹幡间转来转去,并不断烧纸钱、祭文(祭文由先生公写成画定)。过州,意谓通过此一仪式,冥思先祖迁徙到连南时过九州十府的坎坷历程,可以得到祖先的庇佑,死后去冥府时过州过府都会畅通无阻。
在耍歌堂期间,进行长鼓舞、打铜锣、吹牛角、吹唢呐等比赛,唱《盘王歌》、《历史来源歌》、《生活规范歌》等。白天或晚上,未婚青年唱恋歌、互赠花袋、腰带、手镯头饰等定情礼物,还举行纪念传说中民族英雄“法真”和驱赶贪婪恶鬼-黑面人(化妆而成)等仪式 。节日期间,各户备有猪肉、豆腐、烧酒、糍粑等食物,自用和招待客人。
封开《五马巡城》
封开县大洲镇,位于县境内的贺江之畔,山环水绕,绿树蓝天,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大洲人民深受天地灵气的薰陶,民风淳厚质朴,善歌善舞。每逢春节期间,古老质朴的民间舞蹈《麒麟白马舞》、《五马巡城》、《春牛舞》山歌对唱等便舞遍大洲镇的乡间田垄,唱遍了农家里巷,使整个大洲镇沉浸在热烈、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之中,一直延至元宵节之后。
其中《五马巡城》最受当地群众的喜爱。该舞蹈历史悠久,阵容壮观,表演者需四五十人,至少也需三十五人以上。传说舞蹈的内容是描述宋代五虎平西的一段故事:五虎大将狄青、石玉、刘庆、张忠、李义把守京城,为防止外敌入侵日夜巡城。舞蹈由“开城”、“点卯”、“巡城”三个部分组成。“开城”拉开歌舞升平、万民同乐的场景,以五马舞、马童舞、宫灯舞构成,战马、彩旗、花灯、罗伞一齐上阵,无比热闹。“点卯”表现“点将--练兵--出征”的过程,以刀舞和旗舞为主,鼓声激越,战旗猎猎,十分壮观。“巡城”则通过五扇城门的移动变化,战马的来回穿梭,构成复杂多样的图案和阵势,令人目不遐接。整个舞蹈鲜明突出地表现了好儿女保家卫国的主题,令人为之振奋。
1997年,广东省文化厅授于大洲镇 “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龙舟漫话
端午龙舟竞渡的起因
关于端午龙舟竞渡的起因,民间较流行的说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说是为了纪念越王勾践。当年吴、越交战,勾践被俘,在吴国过了三年屈辱生活,后来,他骗取了吴王夫差的信任,卧薪尝胆,力图雪耻。他暗地里招兵买马,于当年五月五日成立了水师,勤加操练。终于在数年后,一举消灭吴国。后人为纪念他,于五月五日这一天以效仿越国水师演练的形式划船竞渡。
二说是为了纪念伍子胥。据说伍子胥因遭谗言所害,被吴王夫差赐剑自尽,尸体还被抛落钱塘江中,时值五月五日,后人感念伍子胥的忠贞,便用龙舟竞渡来祭奠忠魂。
三说是为了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曹娥父亲溺于江中,为寻其尸体,曹娥最后也投江。后来,百姓见到曹娥父女尸体双双浮出水面,认为这一定是感动了上帝所致。曹娥投江是五月五日,后人为表彰她的孝心,造龙舟竞渡纪念她。
四说是为了纪念楚大夫屈原。这一说法据载最早源于唐朝大诗人刘禹锡,当年他被贬到湖南常德时,将当地老百姓在看龙舟竞赛时发出的“嗬哉,嗬哉”之声,误听为“何在,何在”,以为是在为屈原招灵。后人多据此认为龙舟竞渡是为纪念屈原的,这是最为大众所熟知的一种说法,唐朝文秀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广东龙舟竞渡起因也以此说为主。实际上,在以上诸说之前,民间的龙舟竞渡早已存在,有关传说只是托附而已。一些少数民族也有龙舟竞渡的习俗,但他们习俗起源和汉族并不一致,他们也有许多动人的传说。时至今日,人们可能更关心的是节日的氛围和参与比赛的那种快乐感受了。
龙舟析义与分类
现在说的龙舟一般是指端午节竞赛用的专用船,但那是狭义之说,广义上的龙舟其含义是很丰富的。一是指有龙形图案的船。龙是远古时我国东南某些部落的氏族图腾,后来才成了皇帝的专用标志。离现在有二千多年的《穆天子传》一书中有“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的记述,屈原《东君》一诗中有“驾龙舟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之句,这里的龙舟是指有龙图案的船。这种船应是其他“龙舟”的老祖宗。二是指皇帝的专用船。《隋书?炀帝纪》记载:“上(隋炀帝)御龙舟,幸江都。”此处的龙舟指的是“天子之舟”。三是指端午节中的竞赛专用船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