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选修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第1课时古代最中国的重大改革描述.ppt

【金版学案】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选修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第1课时古代最中国的重大改革描述.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栏目链接 探究一 核心主题 ............. ? 核心探究 【主题1】商鞅变法的影响和评价 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前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避亲近,法及太子,黥劓(注:黥、劓,古代的两种刑罚)其傅(注:傅,指太子的师傅公子虔、公孙贾)。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 ——《战国策·秦策一》 核心探究 材料三  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骤至富强。亦以召怨天下……虽得天下,旋踵而亡。 ——苏轼《上神宗皇帝书》 问题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商鞅变法产生了哪些主要的社会影响? 提示1:影响:增强国力;壮大军事力量;稳定社会秩序;社会各阶层的地位发生变化。 核心探究 问题2:根据材料三,概括并评价苏轼的主要观点。 提示2:观点:商鞅变法导致秦迅速灭亡。评价:苏轼认为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是符合历史史实的;但认为商鞅变法导致了秦的灭亡是错误的,秦朝的灭亡是由于秦的暴政而致,并非因商鞅变法;苏轼夸大了个人对历史的作用。 核心探究 【主题2】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及认识 材料一  窃惟朝廷从初散(贷出)青苗钱之意,本以兼并之家放债取利,侵渔细民,故设此法,押其豪夺,官自借贷,薄收其利。今以一斗陈米散与饥民,却令纳小麦一斗八井七合五勺,或纳粟三斗,所取利约近一倍。虽兼并之家,乘此饥馑取民利息,亦不至如此之重。 ——司马光《司马光奏议》 材料二  盖制(管束)商贾者恶其盛,盛则人去本者众,恶其衰,衰则贷不通。 ——王安石《王文公文集》 核心探究 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司马光认为青苗法的设计目标与实施效果之间有何差距?王安石、司马光在争辩青苗法的利弊时,其出发点有何共同之处? 提示1:差距:青苗钱贷出的初衷本为抑制高利贷,并使政府财政收入有所增加,但实际效果是官贷利息太重,百姓反受其累。共同之处:都声称要维护平民百姓利益(救困济贫)。 核心探究 问题2:根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如何处理农商关系?结合变法内容说明王安石是如何实践“制商贾”的? 提示2:关系:商业过度发展导致农业衰退,应以农业为本。实践:实行青苗法、均输法、市易法,官府干预商品交换,直接参与经营商业活动,调控商品价格。 探究二 核心归纳 ............. ? 核心探究 1.商鞅变法的特点及其成功的原因 (1)特点。 ①商鞅变法是春秋战国时期实行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严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久、影响最深远的改革。 ②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增加政府收入,实现富国强兵,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的统治。 ③商鞅变法的许多措施,不仅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与国家政治基础,对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 核心探究 (2)成功的原因。 ①顺应历史潮流。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趋势。 ②商鞅取信于民、执法如山、大无畏的精神。 ③商鞅变法的内容深入人心。 ④法家思想的传播和商鞅与守旧派贵族的论战,奠定了变法的思想理论基础,扫除了变法的障碍。 ⑤秦孝公变法图强的决心,以及对商鞅的支持重用是变法的后盾。 核心探究 2.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的关系 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1)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融合的基础上进行的。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时,那里已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北魏政权用落后的制度统治黄河流域,导致了尖锐的民族矛盾。要巩固北魏的统治,就必须进行社会改革,顺应民族融合的潮流。 (2)孝文帝改革中实行了一系列汉化的措施。颁布均田令,采用汉族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整顿吏治,采用封建的俸禄制;迁都洛阳,更好地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改革社会习俗,接受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核心探究 (3)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将北方民族的融合推向高潮。 核心探究 3.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及启示 (1)性质:封建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2)进步意义。 ①变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②变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③王安石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核心探究 (3)局限。 ①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的危机。 ②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 (4)启示。 ①改革必须遵循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原则。 ②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但也应防止在改革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