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关于律诗的讨论.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律诗的讨论

浅说诗律及其发展 --兼与梦醒君商榷 6月10日梦醒君组织《诗风词韵》第二次诗歌大赛,谈到五古与五律的差别,清风读后深不以为然,遂想写几句与梦醒君议论一下,不想写着写着就收不住手,主题也偏了许多,就成了现在这篇四不象的东西。但既已写就,也就贴上与网友共享,或许可以讨得些真知灼见,提高在下诗词修养,众网友见了,说不定也能得到些实惠,这种利人利已的好事我岂能不做!不由分说先贴上再说。窃以为,以中国律诗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这一基本事实来看,如果断然将所谓五古和五律划分一个明确的界限是不可能的(虽然在五代以后确立了粘式律,律句和律联也已基本发展定型)。本文就中国诗律的发展及近体诗与古体诗的区别作浅显的探讨,意在加强本论坛的学术气氛,不当之处请各位版主及网友指正,清风万谢。 中国诗歌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其产生之初,首先确立的是所谓“韵律”,即压韵,这是歌唱的必要前提。先秦时期,诗歌得到了高度发展,产生了一大批诸如《诗经》、《楚辞》这样的成熟的诗歌,但其共同特点仍然是“韵”,对“律”的遵循和发展仍局限在“韵律”上,不过这时的诗家已经开始注意字声的不同,有意无意地探索“声律”了。“ 汉代是我国辞赋和散文高度发展的时期,相比之下,诗歌的创作不是很兴盛,诗歌的主要形式还是四言体、楚辞体和新起的五言体。五言体从在民间产生,到为士大夫接受发展并加以完善,直到南北朝时期才逐渐成熟,韵式、律句、律联均已形成,并产生“永明体”这样较为成熟的五言诗。南北朝时期齐梁体五言诗从律联的结合看分为“粘式律”和“对式律”。“粘式律”即为为初唐诗人所承继的近体诗,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五绝、五律、五排,“对式律”在初唐以前已逐步淘汰,成为“齐梁体”所特有诗体。 再说诗句字数问题。从现有的诗歌资料看,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确是以四言为主(注意,这里说的是为主)稍后的《楚辞》则是以长句为主(六言、七言,但也有《天问》、《招魂》这样的以四言为主的篇章)的长短句结合体。在这里,诗句的长短并没有师存存系,而与句子长短关系最大的到是歌的节奏了(《楚辞》是楚地音乐,《诗经》则代表了中原地区的音乐,虽说有中原以外的歌,但经过孔子及学生的整理,音韵也中化了)。随着诗歌的发展,其与音乐逐渐拉开了距离,成了一门专门艺术。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对其影响最大的是《诗经》,因为《诗经》相对于蛮夷之地的《楚辞》来说,代表的是正统文化,也最为统治阶级所推崇(虽然在秦时有过“焚书坑儒”这样的史实,但秦王所要禁固的主要是春秋国以来的非“法家”的非主流思想,在诸子百家中,“儒家”思想影响最大,人数也最多,对当时社会的“危害”也最大,秦王镇压的社会的影响也最大。因儒教在汉以后逐渐成为历代统治阶级的国教,所以后世对秦王及秦王对儒教的迫害遣责的也最多)。所以,在两汉时期,四言诗得到空前发展了就成为一种必然。但不可否认的是,四言诗有其固有的缺点,这首先表现在音韵上,它节奏单调(平平仄仄或是仄仄平平,这在诗与歌并没有完全脱离的时期是最为致命的弱点),所承载的内容了有限,所以在汉代便又产生了非正统的、以民歌为主的五言诗歌――民歌,并在东汉以后得到迅速发展,经过三国二晋南北朝时期的完善,到初唐,格律已经成为诗人共同遵守的标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近体诗从些诞生。 罗嗦嗦谈了以上的话,只是想说明诗歌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并不存在五言在四言基础上发展、七言在五言基础上发展这样一个承续关系。虽然后人在研究诗词 时往往找出五言与七言的共同特点并加以归类,但这种规律性的东西并不是先有的并指导了诗歌历史的发展,面是艺术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 一、律句。 诗句两字一顿(或叫一逗,也有人称为音步),如仄仄或平平,这是构成诗句的最为基本的要素。王力先生在《诗文声律论稿》中将句子形象地比喻成平仄长竿,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无论四言、五言还是七言律诗都不过是在这根长竿上截取相应字数的句子,交替排列的结果。如: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等等。由于在这个顿中,对句子节奏影响较大的是第二个字,这个字在声调的选择上显得尤为重要,固不可改变,否则将漠糊音节,所以就有了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了,也正是由于有了这一说,使诗人的囿于格律的诗歌创作得到了极大的放松,诗歌创作更为灵活,用字、用词面更广,诗歌表达更为自由。但这种自由也不是无限制的。为了避免声调上的失衡和音节的含混不清,对律句“平平仄仄平”和“仄仄平平仄仄平”就不能作成“仄平仄仄平”和“仄仄仄平仄仄平”以防犯“孤平”之病;律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