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的饮食文化.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菊花的饮食文化.pdf

菊花的饮食文化 菊花的饮食文化 黄丛林李春华 吴忠义张秀海王永勤 梁宏霞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97) 摘要:菊花起源于中国,是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菊花因含有多种生物活性因子,具有抗衰老、明目、清 热、抗病毒、降血压、降血脂等保健作用。在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菊花占有一席之地,不仅食用方法多: 泡茶、酿酒、制食,而且文化底蕴深厚。 关键词:菊花;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甘苦而凉。轻清气香,泡水代茶饮,芳香幽雅。回味无穷,四季 一、菊花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皆宜,尤其中老年人作为日常保健饮品,抗衰明目、轻身延 年。文人雅士常以菊代茶,并赋诗吟诵。唐诗有云:“九月山 菊花起源于中国,是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在3000多 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南宋时期的 年前就有文字记载,《尔雅》中记有“藕,治墙”。在中国传统 陆游(1125一12lo年)有“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土茗浮甘菊” 的饮食文化中,菊花占有一席之地,且历史悠久。2300年前 的诗句。如今。进人大大小小的茶楼饭店,最畅销的恐怕要 屈原的《离骚》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名 数菊花茶,汤色若玉,澄清透彻,微带乳黄,菊花灿开,清香四 句就已经记载菊花可以食用。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一年四季 溢,令人凉爽适宜。沁人心脾。 都在食菊,他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花。冬食根。《菊圃记》中 说菊花“在药品为良药,为蔬菜是佳蔬”。 四、菊膳芳香可口,祛邪疗疾 二、菊花功效卓著 晋代傅玄在《菊妣一I·晚:“掇以纤手,承以轻巾,揉以玉 英,纳以朱唇”。刘蒙的《菊谱》(1104年)中说:“甘菊,人家种 在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菊花被列为上品,说它 以供蔬茹。凡菊叶皆深绿而厚,味极苦,或有毛。惟叶淡绿 “主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 柔莹,味微甘,咀嚼香味俱胜.撷以作羹及泛茶,极有风致”。 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清乾隆时期(1767)的《本草崇原》明代王象晋的《群芳谱》(1630年)进一步考日:“甘菊,一名真 说“菊禀秋金清肃之气,能治风木之火热也。菊禀金气,而治 菊,一名家菊,一名茶菊。种之亦苗,人家以供蔬茹。” 皮肤之风,兼得阳明土气,而治肌肉之湿也。周身血气,生于 南宋时期林洪的《山家清供》(1200年)中就已经记有专 阳明胃府,故久服利血气轻身,血气利而轻身,则耐老延年”。 种食菊方法。“紫英菊”:“春采苗叶洗焯,用油略炒熟,下姜 明代的《本草纲目》(1580年)认为:“菊花,昔人谓其能除盐作羹,可清心明目”。“金饭”:“紫茎黄色菊英,以甘草汤和 风热,益肝补阴。盖不知其尤多能益金、水二脏,即肺、肾 少许焯过,候粟饭稍熟同煮,久食可以明目延龄”。“菊苗 也”。“菊,苗可疏,叶可啜,花可饵,根实可药,囊之可枕,酿 煎”:“采苗汤瀹,用甘草水调山药粉煎之以油,爽然有楚畹之 al 之可饮o 99这真是把菊花的功能说全了。 风”。 清乾隆时期的《本草纲目拾遗》谓:“黄茶菊:明目祛风, 搜肝气,治头晕目眩,益血润容,入血分;白茶菊:通肺气、止 蒂,捣去汁.白糖和匀.印饼。加梅卤成膏,不枯,可久”。 咳逆,清i焦郁火,疗肌热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