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传统乐器琵琶综述.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 十大名曲 政治与历史学院 芦雨婷 中华古韵,向有十大汉族名曲一说。据专家考证,这些古代汉族名曲的原始乐谱大都失传,今天流传的不少谱本都是后人委托之作。这些乐曲被历代乐师冠以十大古曲名,以历史典故为旁衬,从而借古人之旧事以壮声势。 有先秦的琴师伯牙的《高山流水》;汉魏时期嵇康的《广陵散琴曲》;明朝的《平沙落雁》;古曲《梅花三弄》;楚汉战争时期的《十面埋伏》;古乐曲《夕阳萧鼓》后 编成丝竹乐曲《春江花月夜》;历代传谱的《渔樵问答》;汉末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汉代的《汉宫秋月》;春秋时期晋国师旷的《阳春白雪》。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与吾心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原为一曲,自唐代以后, 《高山》与《流水》分为两首独立的琴曲。 高 山 流 水 广 陵 散 据《琴操》记载:战国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因延误日期,而惨遭杀害。聂政立志为父亲报仇,入山学琴十年,身成绝技,名扬韩国。韩王召他进宫演奏,聂政终于实现了刺杀韩王的报仇夙愿,自己毁容而死。后人根据这个故事,谱成琴曲,慷慨激昂,气势宏伟,为古琴著名大曲之一。 嵇康:一曲广陵散,弦断有谁弹 胡 笳 十 八 拍 全曲共十八段,音乐的对比与发展层次分明,前十来拍主要倾述作者身在胡地时对故乡的思恋;后一层次则抒发出作者惜别稚子的隐痛与悲怨 此曲全段都离不开一个“凄”字,被改编成管子独奏,用管子演奏时那种凄切哀婉的声音直直的透入人心,高则苍悠凄楚,低则深沉哀怨。 东汉末大乱,连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难中被匈奴所掳,流落塞外,后来与左贤王结成夫妻,生了两个儿女。在塞外她度过了十二个春秋,但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曹操平定了中原,与匈奴修好,派使邪路用重金赎回文姬,于是她写下了著名长诗《胡笳十八拍》,叙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在琴曲中,文姬移情于声,借用胡笳善于表现思乡哀怨的乐声,融入古琴声调之中,表现出一种浩然的怨气。 蔡文姬的故事 十 面 埋 伏 《十面埋伏》采用了我国传统的大型套曲结构形式。全曲共有十三个小段落,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在垓下最后决战的情景。分别为:一、列营;二、吹打;三、点将;四、排阵;五、走队;六、埋伏;七、鸡鸣山小战;八、九里山大战;九、项王败阵;十、乌江自刎;十一、众军奏凯;十二、诸将争功;十三、得胜回营。 战前:号角声 战鼓声 战中:全曲中心高潮 战终: 悲壮 胜利 又名《雁落平沙》或《平沙》,作者不详。问世以后,广为流传,并有多种版本,是传谱最多的琴曲之一。 对于曲情的理解,有描写秋天景物的;有寓鹄鸿之志的;也有发出世事险恶,不如雁性感慨的。音调基调静美,静中有动,旋律起伏,绵延不断。 《古音正宗》中说此曲:“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 平 沙 落 雁 渔 樵 问 答 乐曲开始曲调悠然自得,表现出一种飘逸洒脱的格调,上下句的呼应造成渔樵对答的情趣。主题音调的变化发展,并不断加入新的音调,加之滚拂技法的使用,至第7段形成高潮。乐曲采用渔者和樵者对话的方式,以上升的曲调表示问句,下降的曲调表示答句。刻划出隐士豪放无羁,潇洒自得的情状。其中运用泼刺和三弹的技法造成的强烈音响,应和着切分的节奏,使人感到高山巍巍,樵夫咚咚的斧伐声。 通过渔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反映出隐士对渔樵生活的向往,希望摆脱俗尘凡事的羁绊。以及对追逐名利者的鄙弃。 梅 花 三 弄 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神奇秘谱》记载此曲最早是东晋桓伊为王羲之所奏的笛曲。“桓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调,高妙绝伦,后人入于琴。”从这里可看出,它首先是一首笛曲,后来才改编成古筝曲。 南朝至唐的笛曲《梅花落》大都表现怨愁离绪的情感,明清琴曲《梅花三弄》多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其节奏较自由,曲终前的转调令人耳目一新。 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 春 江 花 月 夜 原名《夕阳箫鼓 》,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文曲,明清早已流传。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郑觐文将此曲改为丝竹合奏,同时根据《琵琶行》中的“春江花朝秋月夜”更名为《春江花月夜》。这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优美流畅。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