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4-单元13-课时2考点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案例分析.ppt

模块4-单元13-课时2考点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案例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页 2017版高三一轮政治教学实用课件 第*页 2017版高三一轮政治教学实用课件 第*页 2017版高三一轮政治教学实用课件 第*页 2017版高三一轮政治教学实用课件 第*页 2017版高三一轮政治教学实用课件 第*页 2017版高三一轮政治教学实用课件 第*页 2017版高三一轮政治教学实用课件 1.哲学的基本问题 课时2 百舸争流的思想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 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一、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谁为第一性) (有无同一性) 考点精讲 注意: “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考点精讲 * 二、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和必须回答的问题。 (2)从哲学研究看:首先遇到且必须回答。 考点精讲 2.哲学的基本派别 课时2 百舸争流的思想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自主阅读思考: 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的基本观点分别是什么?其各有什么优点或局限性? (1)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认为: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五行相生相克,产生万物。 (2)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火生气,气生水,水生土,土又还原成火。 (3)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1)17世纪法国哲学家伽森狄认为宇宙由原子和虚空构成,原子是永恒运动的,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 (2)伽森狄和霍尔巴赫是17、18世纪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关于物质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领域的两大发现:其一是放射性现象的发现。其二是电子的发现。第二个发现表明原子不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其中还有电子这一更小的微粒,而且电子可以随着自身速度变化而变化。 一、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考点精讲 唯物主义形态 基本观点 局限性或优点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 2.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根据。把物质归结于具体的物质形态 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考点精讲 1 、世界的本原是一团火 2 、世界一切运动都是从这地方到那地方,并且都是原子在动 3 、世界联系、发展、并充满矛盾的世界 请判断下列观点分别属于唯物主义的哪种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考点精讲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自主阅读思考: 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的基本观点分别是什么? 1.“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心外无物” (明)王守仁 2.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南宋)陆九渊 3.“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英)贝克莱 4.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坛经》 1.世界是“理念”的影子。 (希腊)柏拉图 2.“绝对精神”产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德)黑格尔 3.“理在事先”。(宋)朱熹 4.这种精神,不是指人的主观精神,而是指脱离人而单独存在的所谓“客观”精神 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考点精讲 唯心主义形态 基本观点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务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考点精讲 3.马克思主义哲学 课时2 百舸争流的思想 1.产生的阶级基础: 三 大 运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