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估计费用(上交的教案)
课题:估计费用
执教者:箭盘山小学 赖晓丹
教学目标:
1.在理解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并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发展估算意识。
2.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估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
课前准备:每人一张购物计划表
教学设计: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上一节课,下面有很多老师,大家有没有信心把自己最好的状态展示给他们看,回答问题时声音要大声一些……
师:你们有去购买商品的经历吗?买过什么?
师:老师昨天也去购物了,非常地开心,买了上衣289元,裙子368元,手提包195元,老板见我是老顾客了,还优惠我,只收我1000元了!”你们觉得我得到优惠了吗?
如果学生说不出。
师:后来,我估算了一下,发现有问题了,我把289看成300,把368看成400,把195看成200,这样才是900元,怎么说优惠我,还要1000元呢?还好我估算了一下,不然我自己吃亏了也不知道。
开课: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提示课题。
师:通过上面的这件事,说明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估算知识,如果不掌握一些估算的知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估计费用”(并板书课题)
师:周未,小明带着一张40元的购物卡和一张100元的购物卡去超市,帮家里购买了一些商品,大家请看投影(一边说一边过去放录像)
生观看录像
定格(思考的)画面,同时把账单投影出来。
出示问题:会超过40元吗?
100元够吗?
二、探究估计的策略。
1、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去尾法和进一法。
师:同学们请想一想,用哪一张购物卡好?这时要你快速作一个判断,你们认为是用估算来解决还是用精确计算来解决更方便快捷?
生:估算。
师:对,像这个问题只需要知道大概要多少钱,就没必要进行精确计算了,用估算更快。对于上面的两个问题,你是怎么估的呢?
生独立思考。
谁来说说是怎样估的。
生1:肯定超出40元,因为不看个位上的数,只看十位的数就要40元了,实际一定比40元多。(也就往估小了);
师: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板书:去尾法 往小估
生2:不会超过100元,即我把......(往大估了),才是100元,实际一定不超出100元。
师:进一法 往大估
2、分组进行探究其它的估算方法:
师:刚才我们只是估出了最少要多少钱,最多要多少钱,得出一个大致的范围,请大家再估一估,购买这些商品,大约要花多少钱呢?(多媒体出示问题3)
师:对于这个的问题,也许大家心中都有自己的想法了,就请你们把估的过程写在纸上,然后再在四人小组中交流一下。
(老师下组去巡视达参与学生的学习探究过程。)
师:你们是怎样估的?
学生汇报交流情况,(注意要倾听学生的回答,要注意引导学生表述是否完整)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去尾法:往小估
进一法:往大估
四舍五入法:
凑十法:
还有其他方法吗?
3、数学阅读。
师:这个内容是我们数学书上P79-80的“估计费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读一读课本,看看淘气他一家人是怎样来估的。
学生阅读课本
师:他们的估算方法分别对应是我们的哪一种方法?(并补充板书内容)
师:大家在估算的同时,收银员也算出了小明应付( 69)元。(在课件中出示一栏合计)请大家把这个精确值和我们估的结果作一个对比,请对刚才的估算进行评价。
去尾法:往小估,最少
进一法:往大估,最多
四舍五入法:比较接近精确值
凑十法:比较接近精确值
小结: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要用到估算的知识,只要大家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你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和乐趣。
三、解释与应用
师:今天学习了“估计费用”,我们就利用估算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好吗?
1、判断。
(1)31+37+30=88 ( )
(2)39×59≈2400 ( )
(3)一(1)有53人,一(2)有49人, 一(3)有60人,一共大约有160人。 ( )
(4)一个铅笔盒要18元,3个这样铅笔盒要64元。 ( )
(5)每瓶果汁9.83元,50元最多只能买4瓶。 ( )
2、情境一:要买一支钢笔4.84元,一支水笔2.37元,一块橡皮0.85元。估一估6元够吗?你是怎样估的?
生:不够,因为4+2+0=6元
生:往小估就可以了
情境二:一座桥限重3吨。一辆货车装了6箱货物,每箱334千克,车重998千克。这辆车可以安全过桥吗?
生1:334看成300,300×6=1800,不到2000;998不到1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