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绪 论
优普西螺旋藻智能养殖管理系统软件架构和功能随着物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基于物联网的设施渔业信息化已经成为设施渔业生产向集约、高产、高效、优质方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物联网利用ZigBee无线网络技术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感知养殖场的水质情况,例如温度、溶解氧浓度、PH值等,将这些数据实时发送至物联网网关。网关将养殖场的环境数据利用3G模块(或GPRS模块)发送至控制中心的服务器,服务器利用专家管理系统依据水产品的生长模型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向网关发送控制指令,网关依控制指令利用控制箱驱动电机采取动作调节养殖场的水产品的生长环境,从而利于水产品生长。
物联网网关留有摄像头接口,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将生产现场的图片或者视频发至控制中心服务器,服务器上部署软件并接入Internet网络,用户可以利用个人电脑或者手机登录到服务器,查询养殖水域内外环境数据、浏览生产现场图片、观看现场视频,还可以远程控制各种生产设备。
当养殖场环境异常时,除了服务器中的专家系统发出指令驱动电机调节环境(如增氧机增加溶解氧),控制中心的告警箱也能够发出声光告警,服务器向相关人员发出告警短信。控制中心内的显示器(或者大屏幕)上能够显示各个传感器的工作状态、读数、现场图片等信息。因此,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设施渔业养殖的动态实时监管、数据统计分析、科学决策、预警及风险控制、专家咨询等生产过程的科学化、数字化。
1.1 物联网技术发展状况
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也叫传感网,是传感网在国际上的通称;它是指物体通过装入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比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或其它方式进行连接,然后与互联网或移动通信网络结合起来最终形成一个巨大的智能网络,通过电脑或手机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管理。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然而,物联网将网络连接延伸到任何物体之间,物联网比互联网更为庞大。这些物体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在一起,进行更为复杂的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发展目标是:全面感知、可靠传送及智能处理。在物联网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物联网产业链可以细分为标识、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四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分别为RFID、传感器、智能芯片和电信运营商的无线传输网络。
终端感知、网络连接及后台运算,是物联网三大关键技术,而终端感知是物联网三大关键技术的基础。物联网可广泛应用于城市公共安全、工业安全生产、环境监控、智能交通、智能家居、公共卫生、健康监测等多个领域,让人们享受到更加安全轻松的生活;正日益成为备受全球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物联网的发展从概念到技术研究、试点实验阶段,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伴随国家和企业,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政策、金融、研发机构、人员四大环境的不断增强和投入,物联网将会顺应生产力变革的要求不断发展下去。作为物联网行业关键的参与者,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正在积极承接国家战略,充分利用自有优势资源,对既有产品进行挖掘、对新产品进行探索,努力开发物联网产品;同时,发挥运营商产业链职能,参与标准制订、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市场推广,积极推动物联网产品的发展。如今,促进中国物联网发展的政策、产业环境以及支撑其运行的网络基础正在逐渐完善,中国物联网发展已拥有了良好的基础,将进入发展快车道,中国物联网发展前景良好。但同时仍存在成本、技术标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熟商业模式建立等问题,物联网的秋天还需要时日,物联网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1.2 国内外物联网水产养殖的技术现状
从整体上看,水产养殖是一个由“环境—气候—水生—技术”等多个子系统的时间序列相对分明的复杂系统,各子系统及其因素之间变现为互相交叉的网络联系,单凭人的经验和操作是无法有效准确的掌控这一系统。而目前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由人工智能、互联网、传感器技术组合而成的物联网技术发展非常迅猛,成为科技革命的一大主流。可以相信,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技术建立的辅助水产科学养殖决策系统将会是水产养殖获得更高、更稳的经济效益。
2010年8月12日,江苏省宜兴市高塍镇,根据蟹塘内水质智能传感器传来的实时监测数据,通过手机及时遥控启动了蟹塘内的增氧泵。专程从北京赶来的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李道亮教授,详细察看了这套水产养殖环境智能控制系统的运作情况,并给予了充分肯定。2010年3月,在国家农业部、省和无锡市相关部门支持下,宜兴市农林部门联合鹏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建立了江苏省首个物联网水产养殖基地。在5户试点农户计1000亩河蟹养殖池内,他们安装了13个水质参数采集点、5个无线控制点、5个GPRS设备,配备了一座小型气象站、设立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