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复习资料 附件4-寄生虫名解.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总 论 源地址:?/GetEntry.do?id=883570081owner=331246170 1、人体寄生虫学(human parasitology): 又称医学寄生虫学(midecal parasitology),是一门研究语义学有关的寄生虫及其与宿主关系的科学。 2、共生(symbiosis):任何生物,在其生命中的某一阶段或终生与另一生物之间存在着共同生活的关系,就称为共生。 3、共栖(commensalism):两种共同生活的生物,一方受益,而另一方不受益,也不受害,他们之间并没有生理依赖,例如海葵附在寄生蟹的壳上。 4、互利共生(mutualism):两种共同生活的生物双方均受益并互相依赖。例如白蚁及寄生于其消化道中的鞭毛虫。 5、寄生(parasitism):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称为寄生。通常受益者称寄生物(parasite),受害者称宿主(host)。 6、生活史(life cycle):是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与繁殖和宿主转换的整个过程。 生活史类型 ? 直接型生活史:在完成生活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如阴道毛滴虫。 ? 间接型生活史:完成生活史需要中间宿主或媒介昆虫。如旋毛虫、血吸虫等。 7、专性寄生虫(obligatory parasite):生活史中有一个阶段或整个生活史过程营寄生生活的寄生虫称为专性寄生虫。如钩虫。 8、兼性寄生虫(facultative parasite):主要在外界过自由生活,但如有机会侵入宿主体内也可过寄生生活者称碱性寄生虫。如粪类圆线虫主要在土囊内过自由生活,也可侵入人体,寄生在肠道内。 9、偶然寄生虫(accidental? parasite):因偶然机会侵入非正常宿主体内寄生的寄生虫称偶然寄生虫。如某些蝇卵进入消化道内孵出后以蝇蛆寄生。 10、体内寄生虫(endoparasite):寄生在宿主体内器官,如消化道、肝脏、肺脏和膀胱。如蛲虫寄生在肠道。 11、体外寄生虫(ectoparasite):? 指一些昆虫,如蚊、虱、蚤等,当它们吸食血液时与宿主体表接触,吸血后离开。 12、长期性寄生虫(permanent parasite):成虫期必须营寄生生活的寄生虫,如蛔虫成虫只有寄生在人体小肠内才能生存。 13、机会致病寄生虫(opportunistic parasite):有些寄生虫在宿主体内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宿主免疫功能受累时,可出现异常增殖且致病力增强,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严重者可致死。如弓形虫、隐孢子虫等。 14、终宿主(definitive host): 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如猫是弓形虫的终宿主。 15、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淡水鱼是肝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 。 16、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某些人体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又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称这些脊椎动物为保虫宿主或储蓄宿主。例如猫是肝吸虫的保虫宿主 。 17、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transport host):某些寄生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不能继续发育为成虫,长期保持幼虫状态,待有机会进入正常宿主体内,仍可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宿主称转续宿主。 18、消除性免疫(sterilizing immunity):宿主能消除体内寄生虫并对再感染产生完全抵抗力,如皮肤利什曼病(黑热病)。 19、非消除性免疫(non- sterilizing immunity):大多数寄生虫感染可引起宿主对再感染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但宿主不能消除体内寄生虫,而是维持在低水平,也称不完全免疫。 非消除性免疫包括两种: (1)带虫免疫(premunition):如人体感染疟原虫后,可产生一定程度的抵抗同种疟原虫再感染的免疫力,但其血液内仍有低水平的原虫血症。当这种疟原虫被彻底清除后,这种保护性免疫力随之消失。 (2)伴随免疫(concomitant immunity):宿主产生的免疫力不作用于寄生在体内的成虫,成虫仍存活,但对幼虫的再感染有一定的免疫力,如血吸虫感染中,虽然机体的保护性免疫可抵御尾蚴的攻击,但不能排除体内也已存在的成虫。 20、免疫逃避(immune evasion):寄生虫侵入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体内后,能逃避宿主的免疫效应攻击而继续生存、发育、繁殖。免疫逃避是寄生虫在宿主体内赖以长期存活的重要手段。 21、带虫者(carrier):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没有明显症状或体征,但可作为传染源 22、慢性感染(chronic infection):人体感染寄生虫比较轻或者少量多次感染,但临床上出现一些症状,不经治疗逐转为慢性感染,宿主产生的免疫力不明显。 23、隐性感染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