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99mTc-MDP全身骨扫描中颌面部示踪剂浓集灶分布与鼻咽癌颅底骨侵犯的关系.pdf
.548.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5 年第 26 卷第 8 期 J Chin Clin Med Imaging, 2015 , Vo l.26, No.8
斯~c-MDP 全身骨扫描中额面部示踪剂浓集灶分布与
鼻咽癌颅底骨侵犯的关系
李伟,张汝森,刘枫,卢斌贵,傅文海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东广州 510095)
[摘要] 目的:分析 91币~-MDP 全身骨扫描(WBS) 中颁面部示踪剂浓集灶的分布特点及与鼻口国癌颅底骨侵犯的关系,并通
过 SPECT/CT 分析颁面部示踪剂浓集灶的形成原因。方法:93 例初诊为鼻咽癌的患者在治疗前均行全身平面骨扫描和鼻咽部
SPECT/CT 局部骨显像n 在全身平面骨扫锚的前位领面部影像中,相对颅骨本底摄取稍高区形成近似五角星区域。五角星的 2 个
下角除外,其余部分分成 6 个部位,顶部、左连接部、右连接部、左肩部、右肩部、底部。记录这些部位出现示踪剂浓集灶的情况,
并与颅底骨侵犯定性结果和 SPECT/CT 进行对比。分析颁面部 6 个部位出现示踪剂浓集灶与颅底骨侵犯的关系。结果:93 例样
本中 89 例在顽固部共计 177 个部位出现示踪剂浓集灶,4 例未出现示踪剂浓集。这 89 例中,37 例仅累及 l 个部位、25 例累及 2
个部位、27 例累及 3 个及以上部位,其巾分别有 24 例、20 例、24 例存在颅底骨侵犯,示踪剂浓集灶累及部位的数量与颅底骨侵
2
犯整体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X =5.247 ,P=0.073) 。出现示踪剂浓集的各部位巾,顶部 75.00%(27/36) 、左连接部 90.00%(27/30) 、
右连接部 86.49%(32/37) 、左肩部 82而1 %(19/23) 、右肩部 85.00%( 17/20) 、底部 80.650毛 (25/31 )存在颅底骨侵犯,整体上不存在
2
显著性差异(X =5.082 ,P=0.406) 。最高浓集水平所在的部位中,顶部 36.36% (4/1 1)、左连接部 94.12%( 16/17) 、右连接部 89.29%
(25/28) 、左肩部 66.670毛(6/9) 、右肩部 60.00% (3/5 )、底部 73.68% (1 4119) 存在颅底骨侵犯,整体上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6.616 ,
2
2
P=0.005) 。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之间、左肩部和右肩部之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X =0.305 , 民0.581 :X =0.062 ,P=0.803 ) ,故分别
合并为连接部、肩部。顶部、连接部、肩部、底部 4 个部位之间整体上存在显著性差异(χ~16.400 ,P=0.001) , 其中顶部与连接部、
2
2
顶部与底部、连接部与肩部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X =16.785 , P=0.∞0: 旷=4.043 ,P=0.044:X =5.944 , P=O.015) ,其余每两者间不
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鼻咐癌颅底骨侵犯与 WBS 领面部示踪剂浓集灶的最高浓集水平所在的部位有关,特别是当最高浓集水
平出现在连接部或底部时,临床上要首先考虑颅底骨侵犯的可能。
[关键词] 鼻11网肿瘤 :99m 得美罗酸盐;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放射性核素显像
[申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10 kV配网大容量变电站主变容量释放方案研究.pdf
- 110KV变电所接地设计中的若干问题分析.pdf
- 11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若干问题思考.pdf
- 128层双源CT3种扫描模式下冠状动脉CTA的显像价值比较.pdf
- 128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三维重建在儿童先天性中心气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pdf
- 128层螺旋CT头颈CTA扫描的护理.pdf
- 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及重建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价值.pdf
- 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儿童头部检查中价值的探讨.pdf
- 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复查中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pdf
- 16排CT对副鼻窦低剂量扫描的临床分析.pdf
- AME向东向西021为何中国目前在医学发明方面表现不佳及中国如何应对?(第一部分).pdf
- ASIR技术在膀胱肿瘤模型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研究.pdf
- B 超和同位素扫描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疾病的临床诊断分析.pdf
- Brugada综合征遗传学若干进展.pdf
- B型脑钠肽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容量负荷的临床研究.pdf
- CARE Dose4D调控模式在128层 MSCT 冠状动脉个体化扫描的分析.pdf
- CBCT影像扫描系统与Sentinel激光扫描系统对摆位误差测量结果的比较研究.pdf
- CSI-200EA测控装置改造的若干问题分析.pdf
- CT 灌注扫描对尤瑞克林治疗急性期脑梗死老年患者的效果.pdf
- CT 胸部扫描对肺结核的诊断分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