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实施如何影响农户的土地知觉控制--一个认知平衡理论的分析视角.pdfVIP

产权实施如何影响农户的土地知觉控制--一个认知平衡理论的分析视角.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产权实施如何影响农户的土地知觉控制--一个认知平衡理论的分析视角.pdf

第 18卷 第 3期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Vol .18 No .3 2016年 6月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un 2016 DOI :10 .16538/j .cnki .jsufe .2016 .03 .008 产权实施如何影响农户的土地知觉控制 * ——— 一个认知平衡理论的分析视角 仇童伟1 ,李 宁1 ,邹宝玲2 ,马贤磊1 (1. 南京农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5 ;2. 华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2) 摘 要 :提高农户的土地知觉控制是激励他们主人翁意识和生产性行为的重要途径 ,也是法律不断强化土地 用益物权的绩效体现 。文章利用苏 、鄂 、桂 、黑四省份 1114户农户调研数据 ,经验分析了土地产权实施对农户土地 知觉控制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农户的土地知觉控制存在时序一致性倾向 ,安全的土地产权使农户倾向于保持 先验的知觉控制 ,不安全的土地产权则使先验土地知觉控制较强农户的认知发生转变 。经验结果表明 ,持有土地 承包经营权证书和未经历过土地调整的农户土地知觉控制的时序一致性较强 ;未持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和经历 过土地调整则使得先验土地知觉控制较强的农户当前的土地知觉控制感下降 。为此 ,需剥离农村土地所有权的行 政内核及进一步强化土地用益物权 ,通过提高产权安全性强化农户的土地知觉控制 。 关键词 :土地知觉控制 ;产权实施 ;认知平衡理论 ;时序变化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150(2016)03-0094-14 收稿日期 :2015-12-03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5 年度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KYZZ15_0162) 。 作者简介 :仇童伟(1991 - ) ,男 ,安徽滁州人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 李 宁(1989 - ) ,男 ,安徽宣城人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 邹宝玲(1990 - ) ,女 ,广东清远人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 马贤磊(通讯作者)(1981 - ) ,男 ,江苏宿迁人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 一 、引 言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 ,为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中央提出要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 的前提下 ,促进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 ,形成所有权 、承包权和经营权的三权分置 。但随着农村土地 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农户承包经营权的强化 ,作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基础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形 式越发滞后(孙中华 ,2015) 。一个典型的特征是为强化集体所有权的权能 ,二轮承包以来各地依然 存在与《农村土地承包法》相悖的土地行政性调整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不到位的情况 (Holden和 Yohannes ,2002 ;Deininger 等 ,2009 ;Yi ,2011) 。叶剑平等(2006) 、Wang 等(2011) 、李 尚蒲和罗必良(2015)和马贤磊等(2015)的研究表明第二轮承包期内全国仍有大量村庄进行了土地 行政性调整 ,且仅有 30% 左右的农户拥有符合规范的土地法律文书 。现实中土地产权的不安全不 仅弱化了农户的土地产权安全性感知(马贤磊等 ,2015 ;Ma等 ,2015) ,还导致了农户对承包地权能 稳定性的恐慌 。据我们对苏 、赣 、辽三省的调研资料分析 ,由于不合理的土地行政性调整和村委会 强制干预农户的土地行为决策 ,导致了农户对未来土地被征收和承包期内土地权利稳定性持悲观 2016年第 3期 产权实施如何影响农户的土地知觉控制 95 态度 。姚洋(2000) 、钱忠好(2002) 、Van Gelder(2010)和 Ma等(2013)的研究表明 ,不安全的土地 产权和农户较低的土地产权稳定性感知不仅会抑制农户对土地的长期性投资和土地流转行为 ,还 可能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迁移 ,进一步阻碍土地要素市场的发育(de La Rupelle 等 ,2010 ;Mul‐ lan等 ,2011) 。 Sjaastat和 Bromley(2000) 、Broegaard(2005)和 Van Gelder(2007)发现土地产权的 影响是基于农户主观的安全感知发挥作用的 ,并成为比法律和现实层面的土地产权更具说服力的 产权安全表征形式 。 Kahneman 和 Tversky (1990 ,1992)的研究也证实了行为人的风险偏好和主 观预期是构成他们行为取向的关键 ,而且通过关注主体的行为态度和行为意愿能够更好地预测行 为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