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駕岭新矿井设计稿煤矿毕业设计稿说明书3
河北工程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姓名 贾志亭 专业 采矿工程
设计(论文)起止日期2012年3月19日 至 2012年6月10日
设计(论文)题目 云驾岭新矿井设计
内容及要求:
1、
云驾岭新矿井设计的主要任务包括:计算矿井储量;确定矿井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确定矿井开拓开采方案;设计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矿井运输、提升、通风和排水方案设计并进行相关计算。
2、
编写矿井新井设计说明书(不少于6万字)或专题论文(不少于3万字)。
3、
按比例绘制方案设计图(6~7张)。其中1张必须手绘,其他计算机绘图。
4、
设计说明书一般按大纲的章节编写,各章重新开页。编写说明书必须计算准确,制表清晰,插图美观,做到文字说明和所绘制的图表密切配合。说明书严格按照《河北工程大学毕业设计撰写基本要求》中的规定排版和打印。
5、
设计图纸应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绘制,图中的设计内容、比例等应符合设计大纲的要求,平面图和剖面图应相互对应。
指导教师
系 主任
院 长
2012年 3月2
PAGE 90
摘 要
这次毕业设计我们所做的是云驾岭一矿新井设计。它包括井田地质、开拓、开采、运输、提升、通风、排水以及其它几个方面。云驾岭一矿新井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井田概述。矿井的地质、地理位置、煤层等基本情况的概述。
2.井田开拓。矿井井田内的可采储量,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的确定。以及水平的划分,井筒位置的确定,经济比较部分,采区的划分,井底车场线路计算,硐室布置等部分。
3.采区设计及开采方法。主要介绍采区的设计、开采的技术和技巧、采区巷道布置及回采系统的构成以及采区各峒室的布置和采区的工作制度。
4.矿井生产中的提升、运输、通风、排水方式的确定及其所用设备额选型计算与相关的硐室布置等。
为了实践并且把这四年所学的知识转化成为真正的成果,针对云驾岭一矿的实际情况我提出了多种开采方案和设想。例如,长壁工作面采煤法在开采缓倾斜煤层的过程中,在老顶周期性跨落和其它因素的影响下,采用沿空掘巷的方式进行回采、掘进和维护。另外,本设计是我的一个初步浅显的设计,在设计中引用方法也一定存在问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并且本设计采用AutoCAD2006辅助设计,减少了绘图的困难并且增加了图纸的可读性。
真心感谢高永格院长和郝彬彬老师在设计中给予我的认真指导,让我学到了很多,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丰富自己。谢谢!
关键词:地质开拓;采煤方法;通风;瓦斯;排水;
Abstract
This graduation design is about the new mine planning for Yunjialing coal mine. It involves the geology, development, operation, transportation, haulage, ventilation and drainage, among other respects, in special terms;
1. Summary of the mine, this chapt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position, geology and conditions of the coal seam.
2. Mine development. This chapter extrapolates among other areas, reserve, serving limits, working system, spot of the draft, selection of level, further drift of mine, panel division a nd underground station.
3.Design of mining districts and retreating technology. This chapter explain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mining district, technology and techniques of the working face, roadway layout and operation system in the mining district, the design of the mining district station, cave layout and the schedule for drainage a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