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元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及相互影响答案.doc

论宋元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及相互影响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宋元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及相互影响》 李寅生 第一章 引言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就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的影响。早在中国的史书《汉书》中,就有关于日本的记载。而在日本的史书中,关于中国的记载更是不胜枚举。就地理形势而言,在古代社会中,中国一直是距离日本最近的且各方面都较为先进的大国,因而日本吧中国看成是自己民族学习的榜眼。 古代的日本劳动人民以他们高度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创造了具有独特民族特色的日本文化。同时,他们也虚心地向已具有高度农耕文明的中国学习。早在秦始皇时代,虽然航海等交通条件还很不发达,但古老的中华文化却已开始传入日本了。古代的中国劳动人民以惊人的智慧和非凡的胆略开辟了中日交通的道路。与此同时,中国秦汉时代的铜器、兵器等物品也经朝鲜横渡对马海峡传入了日本北九州等地区。 两汉三国时,中国与日本北九州一带地区的交往逐渐增多。《汉书》中首次记载的“倭国”、“倭人”,即是指北九州一带的居民。《三国志·魏书·倭人传》也载,三世纪时中国的养殖业已传入日本北九州。这一时期传入日本的中国文化,是随着《论语》传到日本的儒家传统的诗教思想。 四世纪中叶以后,中国的“南朝”开始了与日本的正式通聘,《宋书》中所记载的“倭国”范围已由北九州扩展到整个日本。五世纪时,日本人民在假名发明之前已开始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叙的工具,并借用汉字作日语标音,即“万叶假名”。“万叶假名”的产生,为中日文化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此以后,日本的知识界开始学习汉文典籍,日本社会一般的文教和礼俗也深受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七八世纪时,中国唐朝最盛期先开了中华文化史上最为光辉的一页,古代的中日文化交流更是达到了空前的繁荣。盛唐之时,国势强盛,声威远震,成为了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家。贞观、开元时期,统治阶级十分重视兄弟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及与邻国的友好关系,于是历史上出现了“中国即安,四夷自服”的盛况。唐太宗在他的诗中所谈到的“指麾八荒定,怀柔万国夷。梯山咸入款,驾海亦来思。”(李世民:《幸武功庆善宫》,《唐太宗全集》第21页,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车轨同八表,书文混四方。”(李世民:《正日临朝》,《唐太宗全集》第19页,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便是当时中外团结友好状况的反映。而当时的邻近诸国,对唐朝也莫不仰慕,其中尤为突出者为日本。当时的日本政府向唐朝派遣了大量留学生,其知识界更是直接来唐探取中华文化的源泉。日本政府向唐朝派遣留学生是两国文化史上一个十分重大的事件,由是揭开了日本历史一千余年学习中国的序幕。在这一千多年中,中国文化尤其是盛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这种影响使得日本文化在许多方面都带有即为身后的唐代文化色彩。直到今天,这种影响在日本依然存在着。由于中华文化的直接影响,孤悬在海上的日本列岛的先民并未被人类最先进的文明所排斥,而是非常幸运地在灿烂光辉的古代中华文明的哺育下成长。与西方“黑暗的中世纪”相比,中华文明至少领先一千年,其思想雨露滋润着整个东亚。如果谈起日本的历史与文化,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中华文化与日本文化的渊源关系都是无法否定的。 当中国的历史进入到宋元时代,中日关系的发展也进入了与唐代不同的发展阶段,两国的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宋史》之前的官修史书中,中国历朝正史对日本的记载均将其列入四夷之部,所记多为奇风异俗、朝贡封赐等内容,这些内容尚谈不上是对日本的研究。宋元之际的中日关系与在此之前的中日关系相比,变得曲折复杂起来,不仅有和平友好的一面,也有兵戎相见不愉快的一面;既有中国文化往日本的输出,也有日本文化反过来影响中国文化的内容,中日关系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第二章 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概述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史称北宋。经过十多年的统一战争,到了太平与国四年(979),宋太宗赵匡胤又消灭了各地的封建割据势力,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历史。北宋末期,由于奸臣当道和统治者的昏庸腐朽,从而使政治日趋腐败,阶级矛盾更加尖锐。而位于北宋北部地区、由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政权却不断地崛起,最终在靖康二年(1127)灭掉北宋。同年,康王赵构即位,并迁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南宋时,由于国家的综合国力并不强大,因而其统治范围只能局限于江南一隅,与雄踞于淮河秦岭以北的金朝构成对峙局面。在当时的中国,除了金朝之外,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还有辽和西夏。这三个少数民族政权都先后不断地侵扰宋朝,使得宋朝的民族矛盾变得异常尖锐。在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同时,宋朝统治者还把防范、镇压农民的反抗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面对强敌的入侵,统治者只能不断地割地赔款,一味的妥协退让。由于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宋王朝的国力日趋衰弱。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