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怡公益之心进化社会.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怡公益之心进化社会.doc

刘怡公益之心进化社会   虽说是出生于“天无三日晴”的贵州,但刘怡的性格一点儿也不像家乡的天气,反而开朗、随和,嘴角挂着甜甜的微笑,再加上一副清脆柔和的嗓子,让她在与人沟通时颇具优势。   高中时期,就读于贵州师范大学附中的刘怡是校团委宣传委员。有一年,她们学校发生了女生自杀未遂事件,引得《贵州日报》的记者前来采访。“事件发生后,校委派我去那个女生的家里做开导工作,记者来采访时,我作为比较了解当事人情况的代表,就跟记者有了不少交流。”如今回眸,对刘怡来讲,这一段交流的意义不可谓不重大,因为它直接决定了她后来的选择。   “高中时,我们每周都被要求写周记。那个记者为了全面了解情况,和我聊完后又要了我的周记去看。”后来,刘怡的文章一连三篇刊发在一本叫《少年人生》的杂志上,原本就喜爱写作的刘怡受到了莫大的鼓励。和记者越来越熟悉,刘怡也越来越了解“记者”这个职业,“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慷慨激昂只是一时意气,谦和、坚守、敬业才是记者的本质。她萌生了要成为其中一员的想法。等到高考时,刘怡报考了中国传媒大学,当年还叫北京广播学院,一心一意地希望,以后要成为一名记者,秉笔直书。但她的父母都特别担心,认为记者工作很危险、也很艰难,并不适合自己外表柔弱的女儿。   传媒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刘怡进入国家环保部宣教中心工作。一年后,刘怡选择赴英留学,在传媒、艺术等领域进行深造。学成归国,刘怡重新进入国家环保部宣教中心。从离开、深造再到回归,刘怡笑谈她是完成了人生的一个小方圆,“这份工作其实非常有意义,内容是面向公众宣传环境保护,就是把深奥的技术性内容转化成公众能够听懂的通俗语言,从而实现对公众进行环境保护的普及与教育的目的。当然,我的宣传对象,也不乏各部委官员。”刘怡对这份工作怀着无比的热情,而深造的过程则为这份一如既往添柴加瓦。   2007年,刘怡转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办事处的一个生态保护研究项目,“我去那个项目做了2年管理工作。”在对国内政府部门工作流程熟悉的基础上,她又积累了对国际组织的了解经验。   虽然没有成为一名“冲”在第一线的记者,但她对记者的情怀和理想始终如一,刘怡依旧把自己当作一名“记者”,承担着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2009年,中国政府正式批准全球环境基金(GEF)资助项目之一的小额赠款计划在中国开展。作为能够与中国政府及与国际组织皆可流畅沟通的资深环保业人员,刘怡被选中负责这个项目。“小额赠款计划支持GEF的优先领域,如保护生物多样性、减缓气候变化、保护国际水域、防治土地退化和减少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的善款赠予项目,它的资金从国外进入国内,由财政部负责资金在国内的分配。”因此,项目是由国家主导和运作、并且需要在国家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建立与开展的。   “我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建立国家指导委员会。”刘怡以多年的环保工作积淀为基,以优秀的沟通交流能力为筏,以细致耐心、认真坚韧的个性为助力,将这件在同事眼里颇为艰难的事,理清脉络、顺利解决。在她的领导下,小额赠款计划项目与财政部、环保部等政府部门成功对接,项目的国家指导委员会得以迅速建立。   “这之后,需要花费最多精力的,就是和民间公益组织(NGO)的沟通与互动。”与国际同类组织相比起来,中国国内的NGO起步晚、发展不均、水平良莠不齐、成长也相对缓慢,但数量却相当庞大。“2009年项目成立的时候,国内在民政部门注册的NGO数量已超过40万。”虽说这些NGO并没有全部跟刘怡的项目有过联系,但她每天接几十个NGO的咨询电话、收到几百封NGO的邮件已是常事。不寻常的是,她能够始终保持耐心与柔和,认真细致地与对方交流。   “原来在环保部时,我就像窗口,不断地拿东西出来展示,而现在则变成桥梁,把政府与NGO、NGO与项目连接。”   在刘怡的办公桌下,记者看到一个奇怪的大麻袋。打开一看全是一张一张的小额发票。   “因为我们是联合国的项目,流程要求非常严格,特别是财务,规定得极其详尽。”刘怡解释,寄发票的NGO与刘怡的项目合作了农村土炕改造为节能炕的项目,发票来自全村每一户参与改造的人家。   对于记者发出的整理一麻袋发票的过程到底有多枯燥的询问,刘怡只是微笑,“其实这还算好的,时常发生那些相对落后的地区连发票都开不出的情况。”   如此经历过几番之后,刘怡提出了改善工作流程的建议。将费时费力,人为增加项目推进难度的步骤进行了因地制宜的调整,志在提高工作效率。   除了对各种咨询不厌其烦、对工作细节不断改进,刘怡还常常不畏辛苦,“冲”在项目所在地的“最前线”。“7年来,我们已经执行了大约70个项目,每一个项目地我都去过,和当地人同吃同住。”   小额赠款计划项目所帮扶的社区绝大多数都位于偏远、落后的地区,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有一次,车行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