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宓:人间惆怅雪满头.docVIP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宓:人间惆怅雪满头.doc

吴宓:人间惆怅雪满头   【余生欲做“剑南”人】   1949年1月,长江天堑阴云密布,春寒中的珞珈山梅花盛开。寓居国立武汉大学的吴宓却无心赏梅,他发现武大的校园已不再平静,时常有士兵闯入,拿着斧子和扁担砍伐校内树木以作柴薪,甚至连盛开的梅花也未能幸免。此时,北平已成围城之势,报载:“天坛古柏被砍伐、‘弘佑天民’牌楼为军用卡车撞倒,中央公园花木夷为兵操场。”吴宓读此倍感伤心,他在日记中写道:“窃愿武汉长官注意,士兵勖勉,勿有类似之事也。”   1946年秋,清华大学在北平复校后,服务清华20多年的吴宓再也没有回到那里,而是接受了“学衡”老友刘永济的邀请,到武汉大学任外文系主任。据说当年弟子钱锺书归国时,吴宓曾与西南联大约定,聘他为教授,校方也已同意。但待钱锺书到了联大,校方却变了卦,他们告之吴宓,说钱锺书的学问尚欠火候,暂时还只能聘为副教授云云。吴宓心中有气,过了一段时间,便拂袖而去。后来,清华大学复校北平后,梅贻琦和陈福田一再邀他回去,吴宓先是不快,后又犹豫不决,一是他答应了刘永济在武大任教一年,若不践行,怕对不住朋友;二是胡适的身影又出现在北平,吴宓与胡适一新一旧,做了多年的死对头。在徘徊不定的情况下,他写信给老友陈寅恪商量,陈回函“在平薪多而实不为益”,并告诉他,“华北大局应视两月内锦州能否坚守”,“书宜售出,免遭兵损”。于是乎,吴宓北上的脚步更加踟蹰:“几载徘徊不敢归,旧京风物想全非。洪流昏垫无堤障,孤岛安居有铁围。”(《旧京一首》)最终决定先留下来。   但吴宓在武汉的日子过得并不开心,他埋怨刘永济“促宓牺牲奔赴”,对自己的生活饮食不闻不问,彼却“与武大当局勋旧,则仙山楼阁,高居安处,而使宓如此受苦受气”。但此时再回清华,自然不是吴宓所能为,“……胡适、傅斯年、沈从文辈之精神压迫,与文字讥诋,亦将使宓不堪受”。左右为难之际,1946年夏,欧阳竟无的弟子王恩洋从内江东方文教学院寄函给他,似有邀约之意。吴宓虽觉得王功名之心甚强,但学深识高,有热诚救世之心,遂产生入蜀学佛之意。他在1947年的一首《无题》诗中写道:“暂不东南西北去,日接鄂湘皖赣人。”颇有出家归隐之意。   1948年,徘徊于珞珈山深冬里的吴宓,读到了老友陈寅恪携眷南归的消息。陈寅恪与胡适同机抵达南京后,即转由上海赴广州,“无端来作岭南人”,进入岭南大学任教。在此前后,即有传说陈寅恪将飞离大陆,但吴宓始终不信,作为挚友和同道中人,他了解陈寅恪“不但学问渊博,且深悉中西政治、社会之内幕”,是洞察幽微知晓天下事的卧龙式人物,陈的文化痴情是和故土紧密联结在一起的,断不会轻易地“去父母之邦”。   吴宓又何尝不是如此,他自述“每念国家危亡荼苦情形,神魂俱碎”。1949年2月,香港大学征求一位中国学者去做教授(讲座),用英语讲中国史及中国宗教哲学大要,有人推荐吴宓前去,然遭到吴的去函阻止。随后,广州岭南大学校长陈序经以文学院院长之位邀他南下,且其好友陈寅恪亦在岭南,吴宓依然却之不去;民国教育部部长杭立武邀他去台湾大学任文学院长,并告以“中枢意图”,武汉“也将暂时放弃”,不是久留之地,吴宓以“不习南方水土”为由拒绝之。吴宓对中国传统文化是那样一往情深,他甚至将自己的前半生完全托付了给它,无论在这片土地上发生什么,他也不会弃之而去,如《诗经》所说的“逝将去汝,适彼乐园”,他决计留下来,像老友陈寅恪一样,“虽九死其犹未悔”。   此时,吴宓的女儿也出来相劝,要他去清华大学,他竟以“各行其是”相拒绝。吴宓当年与陈心一结婚后,生有三个女儿,两人分手后,三个女儿跟母亲,吴宓与女儿离多聚少。1948年,三女儿吴学昭作为燕京大学新闻系学生在《武汉日报》实习,与父亲多有接触,但两人相处似不甚愉快。吴宓1948年8月14日的日记中记载:“昭谓大变革后,一切不同目前,学问资力均无用,故径欲止读,不回燕京,而径往参加某方政治工作云云。”吴宓“力劝阻之,然而心伤矣”。此后不久,吴学昭加入中共,改称“萧光同志”。1952年,吴宓在“洗澡”文章《改造思想,站稳立场,勉为人民教师》中写道:“1948年暑假,我在武汉大学答复我第三个女儿学昭‘各行其是’的话,我决不再说。因为是非只有一边,此是则彼非。”   谁是谁非,自有千秋史评。却说处此鼎革之际,吴宓到底意欲何往?一首作于1949年春的诗《将入蜀先寄蜀中诸知友》,多少透露了他的心迹。诗曰:“余生愿作剑南人,万劫惊看世局新。野烧难存先圣泽,落花早惜故园春。避兵藕孔堪依友,同饭僧斋岂畏贫。犹有月泉吟社侣,晦冥天地寄微身。”老友已作“岭南人”,自己欲做“剑南人”。观吴宓志向,值此世变,不如隐去,找个清静的地方,与友同依,与僧同饭,诗书唱和,聊寄余生。   1949年4月20日,“国共和谈”破裂,随即,长江防线崩溃。4月29日,吴宓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