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综述
3、袁隆平的地位 (1)是在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 (2)联合国粮农组织聘请袁隆平为首席顾问,为一些国家培训技术专家。 (3)袁隆平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4)2001年,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46年,美国研制出世界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 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了计算机研制工作。 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定名为“银河I号”。表明中国的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前列,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 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到20世纪末,中国在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作出了贡献。 * * 背景1 * 背景2 * 背景3 “两弹一星”的影响和作用 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化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两弹一星” 载人航天技术 计算机技术 生物技术 现代农业 一、“两弹一星” 1、概念: 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2、重大成就 (1)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3)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1950年美国对朝鲜进行大规模军事干涉,并派兵侵占我国领土台湾,直接威胁我国安全。 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赴朝参战,保家卫国。 苏军装甲部队参与进攻珍宝岛 我解放军战士在珍宝岛执勤? 20世纪60年代,中苏边界谈判破裂后,苏联不断对中国进行武装挑衅,制造流血事件。乌苏里江上的珍宝岛成为双方边界斗争的焦点之一。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 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漫画) 50年代开始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一、“两弹一星” 3、目的: 加强国防,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4、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 ②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 ③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邓小平 中国十分重视和平利用核能,掌握了核技术后,中国先后建成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用核技术为国民提供电力。 “4、意义: 加强国防力量,提高国际地位; 创造了安定的环境;军转民,提高生产力。 一、“两弹一星” 二、载人航天 1、1992年,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研制计划。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在经过4次无人飞行成功试验 2、 2003年,“神舟”号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 船,于2003年10月在酒泉发射升空。我国首次载人 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 天技术的国家。 2007年10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右图《中国探月》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形象标志,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其解读正确的有( ) ①它是中国汉字 ②它是中国书法 ③它反映了中国汉字的象形特征 ④它反映了中国汉字由繁到简的 演变趋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B。图片没有汉字“月”的演变历程,故没有反映中国汉字由繁到简的演变趋势。 三、农业科技——杂交水稻 中国农民说,吃 饭靠“两平” 一是邓小平; 二是袁隆平。 1、南优2号的选育 (1)1964年,袁隆平偶然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水稻,优势非常明显。 (2)1973年,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 2、杂交水稻的意义 提高水稻产量,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 三、农业科技——杂交水稻 今天中国水稻种植面积 中,约有一半是采用袁隆平 培育的产品,每年可以多养 活6000多万人。2004年,袁 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稻项目 取得重大突破,提前一年实 现了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 斤的目标,这意味着每年又 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 三、农业科技——杂交水稻 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