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利钠肽前体在普通人群的预后研究现状及进展.docVIP

脑利钠肽前体在普通人群的预后研究现状及进展.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脑利钠肽前体在普通人群的预后研究现状及进展.doc

脑利钠肽前体在普通人群的预后研究现状及进展   血浆脑利钠肽(BNP)最早由日本学者于1988年从猪脑分离出来因而得名,但其主要来源是心脏,其他来源有脑,肺,肾和肾上腺等。当心室壁压力升高或受到牵拉时大量BNP释放入血引起循环浓度明显升高。BNP由B型脑利钠肽原前体(pre-proBNP)经酶分解而来,pre-proBNP分解为等摩尔浓度的有活性的BNP和无活性的NT-proBNP。由于NT-proBNP无生物活性、半衰期较BNP长、缺乏主动清除机制等,其血浆浓度较BNP高出2~10倍,另外NT-proBNP在体外不同温度下稳定性更好,对取血样本要求相对低[1],因而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这也被许多临床研究证实,这些研究中大部分是针对心功能不全人群的[2],也包括慢性肾功能不全、缺血性心脏病等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还有一些研究发现血浆NT-proBNP在普通人群中也具有显著预测死亡和心血管事件的价值[3],但机体机制尚不明确。本文拟就血浆NT-proBNP在普通人群中的预后价值研究现状及其可能的机制作一综述。   1 研究现状   随着研究的进展和临床的广泛应用,血浆NT-proBNP已经成为重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标志物,在诊断、危险评估及指导治疗等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但上述研究及临床应用针对的人群主要是急慢性心功能不全或有较高心血管风险的人群,且在这些人群中血浆NT-proBNP值均高于普通人群。而血浆NT-proBNP值处于正常范围的普通人群中,其是否也具有预测死亡或心血管事件风险的价值呢?2004年Wang等[3]首次在不伴心衰且表观健康的人群研究中发现NT-proBNP具有独立预测死亡和心血管事件的作用。随后的几年中陆续有NT-proBNP在社区人群和表观健康人群中的类似研究报导,综合分析这些研究的特点,我们发现其相同点是:①均为前瞻的队列研究;②研究对象均为普通人群或表观健康人群,发生心血管事件或死亡的风险相对较低;③平均年龄在49.3~67.9岁[4];④随访时间长,均超过5年,最长随访时间达10年[5];⑤平均血浆NT-proBNP值均较有症状心血管疾病人群低,最高NT-proBNP值为321 pg/mL;⑥主要观察终点是全因死亡和主要心血管事件,这也是目前循证医学研究中对具有心血管风险人群的最主要的研究终点;⑦结果均表明在上述人群中,血浆NT-proBNP对死亡或主要心血管事件有独立预测价值。尽管上述研究在主要方法、人群、观察指标、研究终点等方面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同点:①虽然上述研究纳入的是普通人群或表观健康人群,但仍还有一定比例的糖尿病、冠心病[6]、心肌梗死[7]、脑卒中等的患者,虽然总体比例较低,但有上述疾病史的患者死亡或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会高于无上述疾病史的表观健康人;②部分研究中有一定比例的人正在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beta受体阻滞剂,说明研究人群中有一部分死亡或心血管事件高危的人,同时这些药物的应用可能影响终点事件的发生,从而影响NT-proBNP在普通人群中预后价值的判断;③这些研究人群中吸烟人群所占比例从22.9%~37.8%[8],这也可能影响NT-proBNP对人群预后价值的判断。   2 对普通人群具有预后价值的机制   那么血浆NT-proBNP对死亡或心血管事件风险相对较低人群具有独立预测作用的原因有哪些呢?从基础和临床因素上来说主要包含以下机制:   2.1基础 基础研究发现内皮素、血管紧张素II和肿瘤坏死因子及低氧等会刺激利钠肽分泌[9],而循环内皮素、血管紧张素II等升高会引起血管收缩、增加心脏后负荷,从而进一步引起心室壁张力增加导致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而上述因素长期存在则会加速外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   2.2临床因素 先前的研究显示刺激NT-proBNP释放的主要因素是左、右心室压力升高时心肌受到牵拉。缺血或心肌损伤也可导致血浆NT-proBNP水平,而不论血流动力学如 何[10]。因此,任何引起心室容量负荷增加、室壁张力增加或心肌损伤的因素均能引起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   研究显示年龄和女性是NT-proBNP水平升高的重要因素,与年龄相关的左室顺应性改变导致利钠肽随年龄增长而升高[11],而女性更容易发生舒张功能不全或肾功能随年龄增长下降更快[12]。上述年龄和性别属不可更改因素,而临床上很多可调整危险因素也可引起NT-proBNP升高。除心衰外,肾功能下降、房颤、体重指数、肺疾病、肿瘤、beta受体阻滞剂治疗和其他增加心脏负担合并症均可引起NT-proBNP升高[13]。先前的研究显示NT-porBNP是一个很好的预测心血管或非心血管死亡的标志物,不论是在并或不合并心脏病的老年人中,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