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毓祥:用生命捍卫钓鱼岛的中国公民.docVIP

陈毓祥:用生命捍卫钓鱼岛的中国公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毓祥:用生命捍卫钓鱼岛的中国公民.doc

陈毓祥:用生命捍卫钓鱼岛的中国公民   1996年9月22日,陈毓祥等保钓联盟17位勇士乘坐租用的“保钓”号轮船前往钓鱼岛,准备在钓鱼岛登陆,拆除日本右翼设立的灯塔及日本国旗等标志。9月26日“保钓”号到达钓鱼岛,陈毓祥率领5位突击队员穿上救生衣,跃身入海游向钓鱼岛,因脚部被绳索缠绕,陈毓祥溺水不幸牺牲,成为中国为保钓而牺牲的第一人。   1996年7月,日本政府宣布实施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把钓鱼岛列岛包括在内,并派出海上自卫队舰艇巡逻,日本右翼团体配合政府在钓鱼岛建立灯塔。此事引起了舆论关注。7月25日,香港明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日本垂涎钓鱼岛,两岸携手御外侮》的社论。   8月28日,日本外相访港,以傲慢的态度坚持说钓鱼岛是日本领土。第二天,日本又扣押了驶近钓鱼岛的台湾渔轮。香港《明报》决定派出驻台记者实地采访。   9月4日,《明报》记者到钓鱼岛采访,遭到日本舰艇和飞机海空拦截。当晚的编前会上,《明报》主笔魏承思提议把这桩新闻做大。他说:新一波的保钓运动正在发酵,《明报》应该领导舆论。大家采纳了他的意见。记者采访被阻的消息以头版头条刊出,标题是《钓鱼岛沦陷了》。   果然,第二天的《明报》被一抢而空,报道震动两岸三地。一场新的保钓运动从香港扩展到台湾、中国大陆和海外华人社会。9月15日,一万两千名港人参与保钓大游行,加拿大多伦多5000华人游行集会声援。18日夜晚,6000港人再次在尖东冒雨举行集会,群众呼喊的口号就是《明报》社论标题《毋忘九一八,保卫钓鱼岛》。   9月初,1970年代的“老保钓”陈毓祥到《明报》报社找魏承思。两人的看法很一致:两岸三地的民间和政府应该联合起来,抛弃歧见,共同维护主权和民族尊严。此时,陈毓祥正在发起组织“全球华人保钓大联盟”。   9月中旬,陈毓祥与保钓联盟成员见面。那次见面是商量租船前往钓鱼岛,准备登岛拆除日本右翼设立的灯塔及日本国旗,升上五星红旗,向全世界宣示中国对钓鱼岛拥有不可置疑的主权。   9月22日下午4时15分,陈毓祥率领保钓联盟17壮士乘坐“保钓”号货轮出港。沿途船只纷纷鸣笛致敬,数百名香港市民自发在岸边为“保钓”号助威送行。一路上“保钓号”多次遭日本舰艇与军机围追堵截。3艘台湾保钓渔船原先约定和他们在钓鱼岛会合,却被16艘日本军舰围堵两小时后被迫折回。   陈毓祥的“保钓号”仍不畏艰险,经过4天航程在26日清晨成功突入离钓鱼岛只有1.5海里的海域。此时风高浪急,“保钓号”又是一艘破船,船长魏立志被迫宣布取消橡皮艇抢滩登陆的计划。陈毓祥不甘就此罢休。上午9时许,他身先士卒,率领5名突击队员跃身跳入海中,向钓鱼岛游去。不料不谙水性的陈毓祥入水时脚被绳索缠住,头部又撞在船舷上,迅即被巨浪淹没。当他被救回船时已不省人事,至下午1时辞世,时年45岁,遗下老母、娇妻及一双年幼的儿女。   陈毓祥为保钓而壮烈牺牲的消息传开后,立即引起全球华人的极度震撼和悲愤。29日,5万多名香港市民齐集在维多利亚公园,参加由六大保钓团体联合举办的烛光集会,追悼保钓烈士陈毓祥。这是香港各政治派别第一次携手维护民族尊严。台湾、伦敦和北美多个城市数万华人分持两岸旗帜,参加“全球华人保钓大游行”,实现了陈毓祥“爱国不分先后,保钓不分左中右”的遗愿。一个星期后,3名港台保钓壮士成功登陆钓鱼台,在岛上插上两岸旗帜宣示主权,成为1990年代保钓运动的一个里程碑。   陈毓祥在香港安居乐业,钓鱼台的风,不会吹动他家的窗帘;钓鱼台的浪,不会溅湿他的鞋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令他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的名字是不应该被遗忘的。   (摘自《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10月,魏承思/文) 3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