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演示课件第6章节.ppt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演示课件第6章节.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演示课件第6章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了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提高对帝国主义侵略本质的认识,继承和发扬抗日军民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2. 了解中国军民打败日本侵略军的历史,认识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不仅是必须打败的,而且也是能够打败的; 3. 认识中华民族大团结对于打败日本侵略者的重要意义,懂得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革命力量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4. 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懂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揭露日本灭亡中国的罪恶图谋和野蛮暴行,说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2、说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意义,实事求是地评价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3、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4、中国人民赢得反对外国侵略胜利的原因和历史经验。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讨论、视频录像 计划学时:4学时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一)九一八事变和东北沦陷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 第一,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推行侵华政策的结果。 第二,九·一八事变是日本统治集团为摆脱经济危机、转移国内视线而采取的行动。 第三,西方列强陷入世界性经济危机无力东顾,中国内战连绵,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造成了可乘之机。 (二)华北事变,民族危机加深 1935年4月,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南次郎与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商定:“在内蒙和内蒙以外的华北地区制造一个‘独立’的国家,在华北是要使这5省脱离南京政府,建立一个在日本领导下同‘满洲国’有密切关系的特殊区域,从而削弱南京政府对这个区域的影响和消除对‘满洲国’的威胁”。 (三)卢沟桥事变与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 1937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变。当夜,驻丰台日军一个中队在卢沟桥以北举行军事演习。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即炮轰宛平城,攻击卢沟桥。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开始。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一)日本的残暴殖民统治 1、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就开始了在台湾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 残酷统治 血腥大屠杀 疯狂掠夺 殖民同化 2、1931年日军占领中国东北后,开始了对东北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 3、1935年华北事变后,日军策动、拼凑了一些地方性傀儡政权。 (二)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 首先,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 ; “三光政策” ; 731部队 在侵华战争中,日本法西斯何以表现出如此极端的野蛮与残忍: 其一,它由日本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国家性质所决定。 其二,它是日本反动的军国主义历史观的恶果。 其三,它是日本长期进行法西斯军国主义教育养成的毒痈。 其四,它是日本侵华战略的必然产物。 其次,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 再次,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在九一八事变后,9月20日,中共中央即发表宣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的目的是使中国完全变成它的殖民地,号召全国工农武装起来,进行民族的自卫战争。 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一)一二、九运动与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一二、九运动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形成 1、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酝酿 ⑴发表《八一宣言》 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以中华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及中共中央的名义发出《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呼吁各党各派、各界同胞、各军队真诚觉悟,首先停止内战,集中一切力量,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⑵召开瓦窑堡会议 瓦窑堡会议是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全民族抗战兴起过程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表明党已经克服“左”倾冒险主义和关门主义,不失时机地制定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将要到来时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表明党在继遵义会议着重解决军事路线问题和组织问题之后,开始努力解决政治路线问题;表明党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已经能够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⑶实现西北“三位一体”的联合 1936年6月,西南方面发生两广事变,中共加紧对张、杨的统战工作。8月,中共中央派叶剑英到西安,作为中共常驻代表。张、杨在实现与共产党联合的过程中,双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