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腕踝针操作评分标准
腕踝针操作评分标准
科室 姓名 得分
项 目 要 求 应得分 扣分 得分 说明 素质要求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5 10 服装、鞋帽整齐 5 操
作
前
准
备
护士 核对医嘱(辨证分型、取穴、留针时间),评估局部皮肤,询问对疼痛的耐受性、心里状况 5 30 洗手,戴口罩 5 准备 治疗盘、毫针、酒精棉球、敷贴,必要时备大毛巾 5
患者 备齐用物至床边,嘱患者大小便 核对身份,按腧穴选择合理体位 5 暴露针刺部位,保暖,注意隐私保护 5 操
作
流
程
进针 消毒皮肤大于 5 35 按腧穴深浅和患者体质选择毫针,检查针柄有否松动、针尖有无弯曲带钩 5 针体与皮肤程30°倾斜刺入皮下浅层,询问患者有无酸胀痛感、针体自然垂倒贴近皮肤表面轻轻推进针体,进针约1.5寸,最后用敷贴固定,留针30分钟~12小时 10 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观察有无弯针、晕针、折针及出血 5 整理床单位,安置舒适体位 5 起针 一手捻动针柄,另一手拇(食)指按压针孔周围皮肤,将针退至皮下,迅速拔出,轻压片刻以防出血。检查针数 5
操
作
后 整理 5 15 评估 5 记录 记录进针部位、留针数、留针时间、疗效及签名 5 技能熟练 操作熟练,进针手法、定位正确 5
10 理论提问 5 合计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腕踝针
㈠腕踝针的概念
一种只在腕踝部特定的针刺点、循着肢体纵轴用针灸针行皮下浅刺治病的针刺疗法
1975年第二军医大学张心曙教授创立
㈡腕踝针的适应证
各种痛症
如各种急性扭伤,手术后疼痛、换药疼痛
某些神经精神疾病
失眠、焦虑、抑郁
其他各科的一些病症
内科、外科、妇科、耳鼻喉科、眼科、皮肤科
㈢身体分区
1、身体两侧各分6个纵区
2、针刺点 腕踝部各定6个针刺点
3、针刺法_皮下针刺法
㈣身体分区
每侧由前向后分6个纵区 1、2、3区在前面 4、5、6区在后面 以横膈为界,将6个纵区分成上下两半
㈤上下肢分区
上下肢的内侧面(阴面)向前,即手掌向前,足外展,两侧上下肢相对靠拢,靠拢处前后的缝与躯体的前后中线相当。上下肢的分区方法与躯体相同,手足略有区别。腕部和踝部各定6个针刺点,以数字1~6编号,与区同名,针刺时按病症所在区选取同一侧编号相同的点
①1区——前中线两侧头面部在前中线至以眼眶外缘为垂直线之间的区域,包括前额、眼、鼻、唇、前牙、舌、咽喉、扁桃体、颏颈部沿气管、食管,胸部自前中线至胸骨缘,包括胸肋关节、气管、食管、乳房近胸骨缘、心前区(左侧)。腹部自前中线至腹直肌区域,包括胃、胆囊、脐部、下腹之膀胱、子宫、会阴部
②2区——前面两旁
头颈部包括颞前部、面颊、后牙、颌下、甲状腺。胸部沿锁骨中线向下区域,包括锁骨上窝、上胸部、乳中部、前胸、肺,肝(右侧)、侧腹部。
③3区——前面外缘沿耳廓前缘、腮腺,腋前缘垂直向下的狭窄区域、乳房近腋前缘部分
④4区——前后面交界自头顶经耳向下至颈,肩部沿斜方肌缘,胸腹部自腋窝至髂前上嵴的胸侧壁及腹侧部区域
⑤5区——后面两旁与前面的2区相对颞后部,颈后外侧靠斜方肌缘,肩胛冈上窝及肩胛中线垂直向下区域的背和腰
⑥6区——后中线两侧与前面的1区相对,枕、颈后部、颈椎棘突至斜方肌缘,胸椎棘突至肩胛骨内缘,腰椎与骶正中嵴至尾骨两侧、肛门。
⑦肘部的分区
1区在肘窝内侧2区在肘窝中部3区在肘窝外侧4区在肘之桡侧5区在肘之背,稍靠桡侧为肱骨外上髁6区靠鹰嘴内侧
⑧膝部分区1区—膝后部(又称腘窝)内半侧2区—膝部内侧3区—髌骨内缘4区—膝部阴阳面交界,以髌骨为中心5区—膝部外侧,与2区相对6区—膝后部外半侧
⑨踝部分区1区—跟腱内缘与内踝之间2区—内踝3区—内踝与胫骨前嵴之间4区—胫骨前嵴与外踝之间5区—外踝6区—外踝与跟腱外缘之间
⑩足部分区1区—足掌面的足跟2区—足掌中段的内侧3区—从内踝前延至足母趾内侧4区—足背至足趾背侧5区—足掌中段的外侧6区—足前掌至足趾
踝部针刺点
排列在内踝和外踝上约三横指环踝一圈处,记作下1~6
㈦针刺点的选择
1、根据症状所在的区选择编号相同的点
2、分左右上下
3、症状恰在中线,针两侧若在横线以上,针两侧上1或上6,在横线以下,针两侧下1或下6
4、一侧肢体感觉或运动障碍,上肢针上5,下肢针下4,全身或不能定位的症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