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马云和阿里巴巴讲述.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上市不为圈钱而是国际化 ───────────────────────────────────────────────────────────────── 马云   沉寂许久的中国互联网世界最近炸开了锅。在这个寒意渐浓的秋季,一家大牌互联网企业投下一枚重磅炸弹,让中国新一轮互联网热潮再次变得触手可及。这枚炸弹,因为没有简单照搬硅谷商业模式,以及与当前经济背景的良好吻合而给中国电子商务乃至整个互联网行业注入了强心剂,并极有可能重新调动全球资本对中国互联网久违的激情与信心。   没错!担此重任的企业是大腕级的阿里巴巴,它终于要在香港主板上市!   与刚从香港 资本市场回来的金山相比,8岁的阿里巴巴上市,似乎并没有太多悬念。在路演首日,它就得到中国工商银行、嘉里控股有限公司、新鸿基地产以及美国IDG等大机构和巨富们的看好——10月25日结束的面对亚洲和北美的机构认购额超过千亿美元,面向散户的公开认购冻结资金高达4200亿港元,打破了工商银行IPO时的4115亿港元纪录,创造了香港科技股有史以来冻结资金的最高纪录。   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在业界已经被赋予太多的传奇色彩。光环笼罩的阿里巴巴在发展路途中,隐藏着怎样的艰辛与痛苦?马云,这个集“疯子”、“狂徒”、“互联网教父”等称谓于一身的人,确实难以复制,但难道他真如其博客所言,“是满大街一抓一大把的,只是运气不错”吗?   剥离光环,回归本真,这家公司究竟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第一章 从优秀教师到精明商人   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男主角Jack风度翩翩、英俊迷人。在中国也有一个叫Jack的人,此君却其貌不扬,甚至有人戏称他演“外星人”都不用化妆。   然而,和电影中的Jack曾让全世界的影迷疯狂一样,中国的Jack如今也成了全球瞩目的焦点。他就是马云,即将上市的阿里巴巴公司的掌舵人。   崭露头角   马云,杭州人,生于1964年。   童年时,马云耳边常回荡着悠扬的琵琶声和母亲对苏州评弹的低吟浅唱,但他并未因此养成“绵软”的性格,相反,由于家庭出身不好,自小在父亲棍棒教育和同伴轻视中度日的他,在武侠小说中找到了心中向往的江湖。马云的侠气自小有之。为了朋友,为了义气,马云小时打架无数,受过处分,身上缝过13针,也曾多次被迫转学。从家长到老师、邻居,都对这个顽皮孩子的前途不抱希望。 那时,他常常把自己幻想成一个侠士,为同学打架。小学四年级,他有一次帮人打架伤得白骨都露了出来,医院没有麻药,只好忍痛直接缝针。“虽然很疼,但我当时眼泪都没掉一滴。”马云后来回忆。   从小到大,马云不仅没有上过一流的大学,而且连小学、中学都是三四流的。初中考高中考了两次,高中考大学考了三次,其中第一次高考,数学只考了1分。在他第三次参加高考前,他的老师说:“你要是考上的话,我的名字倒过来写。”   1984年,历经辛苦的马云终于跌跌撞撞地考入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他的成绩是专科分数,离本科线还差5分,但恰好本科没招满人,马云就这样幸运地上了本科。   顽皮的马云其他成绩不好,但英语出类拔萃,他经常出去找来杭州旅游的外国人聊天,早早练就了极好的口语。因此,当他跨进杭州师范学院英语系的大门时,立即感到如鱼得水。大学毕业后在校园里任教的马云还到过杭州一家夜校兼职教外语。讲台上的他总是充满激情,让台下的人热血沸腾,并顺着他的方向思考。每当他讲课,许多班级便不用上课了,本来就不多的学生都跑去看马云“表演”,这种“表演”效果相当不错,基础极差的补习班学生,经过他一番调教,居然纷纷在课堂上满口洋文。马云今天为业界称道的绝佳口才,正是在那段激情“表演”的岁月中练就的。   1995年,30岁的马云凭着出色的工作表现被评为杭州10大杰出青年教师之一。然而,在那个知识分子急需重新证明自身价值的年代,马云放弃了教师的坦途,随着当时的“下海”大潮往一个全新的方向走去。   商海试水无疾而终   海博翻译社是马云试水商海迈出的第1步。   而立之年的马云,已经开始显现“敢为天下先”的气魄。正如他创下的多个中国互联网 “第一”一样,海博翻译社也是杭州成立的第一家专业翻译社。“我在学校里接触的都是书本上的知识,很想在实践中辨明是非真假。所以我打算花10年工夫创办一家公司,再回学校教书,把全面的东西传授给我的学生。”   当时,虽然很多场合都需要翻译,精通英语的人也确实有限,但公司在成立之初,并没有迅速为市场所接受,开张的第1个月收入仅700元,而光房租的支出就要2000元。就在很多人开始举棋不定的时候,马云竟然独自一人背着大麻袋去义乌贩卖小商品、卖书、卖衣服,他要用这些收入来缓解翻译社入不敷出的艰难状况。在他的坚持下,海博活过来了,如今还成了杭州最大的翻译社。   然而,这远非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