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陋室铭》优秀课件《陋室铭》优秀课件
刘禹锡 关于文体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文辞精炼,有韵,读来铿锵有力。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问题 本文从哪些方面写陋室? 陋室 1,周围景色:“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 青”。写出自然环境清幽宁静。 2,交往人物:“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写与人交往高雅脱俗,既写出客人高雅,同时也写出陋室主人的高雅。 3,生活内容:“可以调素琴,------劳形”。陋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1 课文开头两句话以“山”,“水”起 笔, 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它们与陋室有什么关系? 比喻和类比方法,以虚衬实,引起下文对中心的表述。一方面引出主旨,另一方面,表明陋室不陋。“山”“水”比陋室,“仙”“龙”暗比自己。这四句既是形象的比喻又是事物的类比,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交流研讨: 1 、 作者明明是称赞他自己的“陋室”,为什么要在文中提到“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 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室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圣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引用孔子的话与前文“斯是陋室”遥相呼应,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2、 文章题目为“陋室铭”,文中又说“何陋之有”,这些矛盾吗? 不矛盾,“陋”是针对房子本身的简陋而言,而“不陋”是说如果主人的精神品质高尚的话,房子就不显得简陋了。“陋”是指物质上的,而“不陋”是指精神上的。 3、 反复诵读,挑选最喜欢或认为用得最精妙传神的词、句细加品味并作旁批。 赏析品味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运用对偶和拟人,一个“上”字,一个“入”字,把苔痕和草色写活了。显得既有精神,又有情味,从中流露出作者对陋室周围景色的喜爱之情。 板书 山---仙----名 水---龙----灵 陋室---德馨----不陋 自然环境(幽美)、往来客人(高雅)、主人情趣(优雅) 预习检测: 1、 给下列红字注音。 陋室铭(??? ??)? 德馨(??? ??) ?鸿儒?(??? ??)? 案牍(??? ??) 2、 理解加“—— ”词词义 (1)有仙则名 (2) 有龙则灵? ?(3) 惟吾德馨?????? (4) 谈笑有鸿 儒 (5)往来无白丁????? (6)无案牍之劳形 ? 3、 翻译句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孔子云:“何陋之有!” 。 * * * * * * * * *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0 秦末农民大起义》.ppt
- 《与朱元思书》第一二课时教案.doc
- 《与名师对话》2015届课件-第三章第2讲 牛顿第二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ppt
- 《与象共舞》教学课件1.ppt
- 《世界的海陆分布》精品课件.ppt
- 《两次科技革命》.ppt
- 《与象共舞》课件.ppt.ppt
- 《三维动画基础》概述.ppt
- 《中国的人口》.ppt
- 《中国的气候》复习学案.doc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