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化工工艺实例生物化工工艺实例
第一节 氨基酸生产工艺 提取法 1820年有人在实验室水解蛋白制取氨基酸。 1866年立好生Ritthansen利用H2SO4从小麦面筋制取Glu(名称来源于此)。 1908年从海带中提取了Glu,并制取了味之素(味精,Monosodium Glutamate ,MSG)。 1910年日本人开始利用小麦面筋工业化制取味精。 1936年美国人开始从Stiffen molasses(废糖蜜)制取味精。 过去氨基酸都是从蛋白质水解液中分离提取的,1956年,日本人首先利用发酵法生产谷氨酸后,氨基酸的发酵生产发展很快,目前绝大多数氨基酸已能用发酵法或酶法生产。 见表6-1 (2) 我国氨基酸生产的发展情况 我国起始于1923(上海天厨),1932沈阳味精厂,当时年产量200-300T(提取法)。 我国发酵法生产味精起始于1964年,2000年80万T ,2005年接近100万T。 中国现有氨基酸企业以谷氨酸生产为主,其次是赖氨酸,其它有几种生产规模较小的工业化产品。 生活实例:新型甜味剂阿斯巴甜 又名蛋白糖,是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合成的二肽甜味剂,是一种相当蔗糖甜度200倍的低热值高甜度的新型甜味剂。它具有安全、易吸收、不致龋齿等优点,可供糖尿病患者及忌糖者的婴幼儿食用,是老年营养食品和保健食品的优良甜味剂;可以制成新型糖的替代品直接加入饮料或食品中;大量用于饮料,果酱、口香糖、乳制品、罐头、蜜饯婴幼儿食品等多种食品中,至今已有3000多种食品使用阿斯巴甜。 (2)医药工业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参与体内代谢和各种生理活动,因此可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可制成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及各种氨基酸营养制剂。--大输液和治疗药物。 二、谷氨酸发酵 谷氨酸可用用蛋白质水解法和合成法制取,但目前主要采用发酵法。 1.淀粉水解糖的制备 发酵法生产谷氨酸的原料是薯类、玉米、木薯淀粉、椰子树淀粉等淀粉的水解糖或糖蜜。 生产菌为短杆菌,北京棒杆菌等。 淀粉--需要用酶法水解转化为葡萄糖 谷氨酸 (?-氨基戊二酸) O C-OH 第一代鲜味剂 H2N- C- H L-谷氨酸单钠盐——味精 H-C-H H-C-H H-C O OH L-型 酶法水解过程:液化-----糖化---葡萄糖 2、生物合成机制 谷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大致是: 葡萄糖经糖酵解(EMP途径)和己糖磷酸支路(HMP途径)生成丙酮酸,一部分氧化成乙酰辅酶A(乙酰COA),一部分固定CO2生成草酰乙酸。然后进入三羧酸循环,生成α-酮戊二酸。α-酮戊二酸在谷氨酸脱氢酶的催化及有NH4+存在的条件下,生成谷氨酸。即,谷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包括EMP、HMP、TCA循环、DCA循环和CO2固定作用等。 C6H12O6 + NH4+ == C5H9O4 N + CO2 理论产率:147 / 180 == 81.7% 实际产率?? 谷氨酸积累后不断地透过细胞膜分泌到培养基中得到积累。 谷氨酸发酵受环境条件影响很大,氧、铵、pH、生物素等若控制不当,往往会发生发酵转换现象。 利用此原理可以人为地控制环境使发酵发生转换。 2.氮源:铵盐、尿素、氨水 C/N=100:15?21,实际高达100:28 因为:1)用于调整pH。 2)分解产生的NH3从发酵液中逸出。 产酸阶段: NH4+不足:使?-酮戊二酸蓄积而很少有谷氨酸生成。 NH4+过量:促使谷氨酸生成谷氨酰胺。 3.无机盐:磷酸盐、镁、钾、钠、铁、锰、铜,其中 磷酸盐对发酵有显著影响。 不足:糖代谢受抑制,菌体生长不足。 过多:a.细胞膜磷脂生成量多,不利于谷氨酸排出。 b.促使丙酮酸和乙醛(由丙酮酸脱羧生成)缩 合生成缬氨酸的前体物——?-乙醛乳酸, 使缬氨酸在发酵液中蓄积。 4. 生长因子:生物素 作用:影响细胞膜通透性和代谢途径。 (1)作为催化脂肪酸生物合成最初反应的关键酶乙酰 CoA的辅酶,参与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进而影响 磷酯的合成。 (2)浓度过大:促进菌体生长,谷氨酸产量低。因为: a.乙醛酸循环活跃,?-酮戊二酸生成量减少。 b.转氨酶活力增强,谷氨酸转变成其它氨基酸。 (二)pH的影响及其控制 作用机理:主要影响酶的活性和菌的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生物-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解-区别.doc
- 生物1-3单元期末考试题目.doc
- 生物_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解_区别和联系.doc
- 生物中考总复习课件:第26课时 健康地生活.ppt
- 生物中考试题汇编—生态系统和生物圈.doc
- 生物中考总复习课件第16课时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ppt
- 物理竞赛课件26:相对论浅涉.ppt
- 生物二次周清补考试卷.doc
- 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讲认识细胞.ppt
- 生物人教版必修三 第六章 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ppt
- circuit cellaratmel avr设计大赛2006abstract entryat3329摘要条目.pdf
- 单元测试脚本财务核算组口岸业务流程tw v0.pdf
- 来源分布yeyvary等分散性count data计数据.pdf
- 高速陆地蜂窝结构进程号.pdf
- 信件选择淘金探.pdf
- 高二译牛模块选修同步辅导词汇结.pdf
- mtk平台写工具使用说明人工1 aenhelp writeimei.pdf
- 多脉冲转换器1lecture 2012 multipulse11th.pdf
- wy八级教学资源库16下unit 2.pdf
- 在社会反馈中考虑个人口味以改善饮食习惯paperw135.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