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广场大厦转换层(正式)6.20题稿.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构转换层施工方案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结构五层顶板即为结构转换层,转换层为梁板转换,转换层梁的最大截面为3.2m×2.2m,梁中主筋为Φ36、Φ40。整体砼工程量为1500m3,砼强度等级C45。梁的最大跨度为11.03m,标准跨度为7.8m。这种超大体积的砼板给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加之该层钢筋规格大且数量较多,又给施工造成了更大的困难。因此,施工中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难题: 1.模板架子的整体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即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转换层的支撑系统,保证安全。 2.大规格钢筋的制作、连接及安装。 3.大体积砼施工。 4.大体积砼的内外温差:即如何降低砼结构的内部温度,做好结构成型后的保温,养护(防裂)等工作。 方案分析: 1.整体浇注:每平方米荷载达68KN,支撑体系庞大,费用高,且温变应力较大,很难控制由温度变化而造成大体积砼的裂缝产生; 2.分两次浇注:按高度1.0、1.2米两次浇筑,支撑荷载按一次浇筑考虑,支撑费用少,且因砼厚度小,内部温升小,温度应力易于控制。 综合分析,我们优先采用方案2. 1.2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措施 为使四、五层楼板尽快达到C30强度,满负荷承受施工转换层时传下的荷载,以减少支撑传递层数,减少支撑费用,提高四、五层楼板砼标号和柱同均为C50; 转换层施工分两层施工,第一层施工到22.450m标高处,第二次施工到23.450m标高。为确保第一次浇注砼形成的梁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二次浇注的砼叠合面的抗剪强度,将施工缝做成齿槽状,且插抗剪钢筋4Φ25/m2,长度2m. 1.2.1模板工程 为保证转换层各部位位置的正确性,在测设导引轴线的过程中,采用全封闭法进行全面测设。转换层梁及柱位置,要用明显标志标记清楚,另外,竹胶合板下部支撑也标注清楚,以使上部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置准确,而不至于损坏竹胶合板,认真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钢筋绑扎施工。 1.模板采用覆膜竹胶合板模板。 2.模板支撑系统设计 第一次3200×2200mm大梁周边砼浇注高度为1.2m,内部浇注高度为1.0m,所留凹槽等待浇注完一层砼后蓄水养护,支撑的计算仅考虑施工第一次浇注施工缝以下的全部荷载,第二层浇筑的砼考虑由第一层结构承受大部分荷载。 这样,施工缝以下部分的砼荷载仅为30.12KN/m2,木方为50×100,间距为250mm沿梁长向布置。支撑用Φ48钢管搭设,满堂脚手架作模板的垂直支撑,立杆的间距为500mm×600mm,横杆竖向间距800~1700mm,为保证整个支撑的整体稳定性,设剪刀撑,每步脚手架与柱子固接牢靠。同时为保证施工安全及模板支撑系统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施工中②⑥/B~F轴区域内将从地上二层开始搭设支撑一直到转换层,脚手架间距分别为:五层500mm×600mm,四层600mm×700mm,三层800mm×800mm,二层900mm×900mm;上述区域外支撑从地上一层开始搭设到顶,三到五层支撑同②~⑥/B~F轴区域,一层脚手架间距1200mm×900mm,立杆支撑系统重新搭设并采用可调支撑,所有层的支撑对应大梁位置加密,采用双杆搭接连接如下图所示。各层支撑系统的设计与转换层相一致,并保证上下层立杆对应在同一轴线位置上。 3.支撑验算 ①木楞(白松)计算: fc=12N/mm2 (顺纹抗压) fv=1.5N/mm2 (顺纹抗剪) fm=13N/mm2 (抗弯) E=10000N/mm2 (弹性模量) 木楞承受内力近似按五跨连续梁计算, 弯距系数:KM=-0.119 剪力系数:KV=-0.620 挠度系数:Kω=0.973 a.强度验算 对梁模板施工时承受的荷载进行组合: 木楞 、底模自重: 0.3×0.25×1.2= 0.09 KN/m 混凝土自重: 24×0.25×1×1.2= 7.2KN/m 钢筋自重:0.02×0.25×2.2×78×1.2=1.02KN/m 振捣混凝土荷载: 2×0.25×1.4=0.7KN/m 合计 q1=9.01 KN/m Mmax=KM·q1l2=-0.119×9.01×0.62=0.38KN·M b剪应力验算: V=KV·q1l=0.62×9.01×0.6=3.35KN 剪应力 c挠度验算 挠度验算时,不考虑动力荷载影响 q2=9.01-0.7=8.31KN/m ②横杆强度、刚度验算: 立杆间距范围内横杆近似按承受两木楞传来的集中荷载考虑。则在两点集中荷载作用下横杆强度、刚度近似按如下公式计算: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