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一章绪论-10规划.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绪论-10规划第一章绪论-10规划

人文地理学发展最迅速的分支学科之一; 形成完整的研究领域:城市化、城市体系和城市内部结构; 形成城市地理学的特色理论:中心地理论、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城市规模分布理论、空间扩散理论等。 3、1950-1970年:完善和迅速发展时期(空间分析时期) 4、1970年以来:多元化时期 社会问题的增加 城市地理学 社会学 城市发展 技术因素 社区与人 制度因素 内城更新 城市地理学 人文主义学派、行为学派、激进主义学派、后现代主义学派 马润潮(1999),人文主义与后现代化主义之兴起及西方新区域地理学之发展. 《地理学报》,54(4),365-372 1980年代以来的进展: 城市社会文化地理学的研究被重视: 经济学的影响也日益加深 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扩展到发展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城市形态与劳动分工的研究)等层面 学科交叉日益明显(经济地理学、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社会学、政治学等) 劳动空间分工,世界城市,产业集群、城乡人口迁移和转换 城市政体(urban regime)、管制(governance)理论 城市社会地理学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Research styles Spatial analysis Behavioral analysis Marxism/structuralist viewpoint Humanistic perspective Social theory Gender/feminist theory postmodernism years 1、1920年以前:属于聚落地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2、1920—1950年:初步形成、确定研究重点阶段,芝加哥学派,社会学角度研究城市; 3、1950—1970年:空间学派兴起与迅速发展阶段。数量革命、空间学派。宏观城市空间和微观城市空间; 4、1970年以后:人文学派、行为学派和激进学派的产生--多元发展阶段。80年代以来城市社会文化地理学的研究被重视 (二)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1、发展过程与特点 发展过程 1.1949年以前的兴起阶段 2.1949—1966:相对萧条阶段 3.1967—1976的停滞阶段 4.1976—1990的振兴阶段 5.1990年代初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 2、研究领域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商业网点、CBD等) 城市体系(等级规模-城市群) 城市发展方针(大中小城市) 城市化研究 3、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的进展 城市空间结构一直是研究热点,但内涵在拓展,方法在革新 近年对城市群、都市连绵区研究迅速开展 城市化是研究中争论最多的一个主题 新领域与新方法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 80-85 86-90 91-95 96-00 80-00 城市空间结构 10% 30% 25% 23% 23% 区域城镇体系与城市带 18% 29% 21% 18% 20% 城市化 11% 10% 11% 16% 14% 新领域与新方法研究 2% 6% 16% 22% 16% ? 其他 城市职能和产业发展 16% 6% 9% 6% 7% 城市规划研究 33% 5% 6% 4% 7% 单个城市研究 8% 9% 4% 3% 5% 城市交通问题研究 2% 4% 2% 6% 5% 其他研究 0% 2% 6% 2% 3% 小计 59% 26% 27% 21% 27% 合计文章数 61 145 185 423 814 城市空间结构一直是研究热点,但内涵在拓展,方法在革新 研究内容 1980-2000 城市实体空间结构研究 136 ? 其中 城市土地利用与评价 46 市场空间/商业空间 37 城市地域结构及演化 37 城市边缘区 13 其他研究 3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 55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和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有关土地利用的研究成果比较多,包括城市土地利用的现状评价与定级分析、土地利用演化及动力机制、土地利用管理等几大类。九十年代后期开始引入GIS、遥感等技术,关注土地利用的演化机制、生态建设以及市场化配置等问题。 八十年代中后期到九十年代初,我国的城市地理学家在引进西方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开始研究社会空间和居住空间、城市感应空间、城市意向、迁居、城市环境质量地域分异和流动人口对城市的影响等。其成果大都属于国外研究方法在中国的运用及解析。 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新增了社会极化、社区、犯罪和社会公平等研究领域,开始关注新涌现出的城市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大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特殊聚居区的问题等。 近年对城市群、都市连绵区研究迅速开展 ? 1980-198

文档评论(0)

cxiongxchun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