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2011年高三综合测试[三][历史].docVIP

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2011年高三综合测试[三][历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2011年高三综合测试[三][历史]

广东华南师大附中2010-2011学年高三综合测试(三) 文科综合 本试卷共12页,共41题,满分300分。考试用对15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2.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 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以下的相关评述中正确的是 A.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 B.汉朝的中央官制最早体现了此“原理” C.作者对“原理”开创者持赞赏的态度 D. 作者对“后世”的官制持否定态度 13.梭伦在一首诗中写道:“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该诗反映的梭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 A.维护多数公民利益 B.兼顾不同公民群体利益 C.关照少数公民利益 D.重视男性公民群体利益 14.学者余秋雨曾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的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 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 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 A.法国共和政体 B.美国民主共和制 C.英国君主立宪制 D. 德国君主立宪创 15.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一发 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 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 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16.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于1900年8月l2日说他“同情中国人”,11月23日更公开宣称 他“也是一个义和团员”,无论何时都站在义和团一边,义和团是爱国者”。马克·吐温 上述言论的主要依据是因为义和团运动 A.揭露了清政府的卖国本质 B.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C.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 D.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新觉醒 17.美国总统在《致蒋介石并转重庆人民的信函》中说:“为向中国人民—一尤其重庆市民 ——对于联合国家作战努力之伟大贡献表示敬意起见,兹特附呈纪念状一帧。贵国人民 对于侵略者之坚强抵抗,已为贵国之友人树立楷模。”此信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A.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 B.国共十年对峙期间 C.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 D.国共全面内战期间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 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百万雄师过长江 C.挺进大西南 D.挥师大西北 19.《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 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对此解读准确的应包括 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产物 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 ③“政治代表”是公社委员 ④“新政治制度”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20. 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了“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物中“决不 当头”,“有所作为”。这一战略提出的主要国际背景是 A.苏联已经解体 B.两极格局濒于瓦解 C.中美关系好转 D.世界多极化正在形成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围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 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22.下列表述所体现的经济思想不同于其他几个的是 A.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 B.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富绅,下至委巷工贾胥吏 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C.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放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D.世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